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守护您

从《我是刑警》看法律之网如何“捕捞”罪恶之鱼

  通讯员栖小法报道 近日热播的重案实录刑侦电视剧《我是刑警》主要讲述了从警官学校毕业的秦川,怀揣着“英雄梦”“刑警梦”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民警后一路成长的故事。电视剧不仅展示了刑警们的英勇和智慧,还涉及了许多与法律相关的知识。刑警们在追查犯罪的过程中,虽面临各种挑战,但仍然严格遵循法律程序,依法办案。让我们跟着主角们的脚步,一起在这个惊险的刑侦世界里,解锁超有料的法律知识!

  PART 1

  胡队在高建设案中存在诸多可疑行为,如销毁卷宗、阻挠并案调查等,而秦川历经28年最终揪出了与案件有关联的胡队长。胡队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法官解读

  胡队销毁卷宗的行为可能构成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毁灭、伪造证据的行为会严重干扰司法机关的正常办案活动,影响对案件事实的查明和公正审判。从程序正义的角度来看,阻挠并案调查也违反了正常的侦查程序和规定,不利于全面、准确地打击犯罪,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二款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PART 2

  张克寒在多个城市流窜作案,多次使用暴力手段抢劫现金,枪杀哨兵、抢夺银行取款人等,并持有枪支。其构成什么罪?

  法官解读

  张克寒的行为构成抢劫罪和故意杀人罪,且其非法持有枪支的行为还构成非法持有枪支罪。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八条第一款 违反枪支管理规定,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PART 3

  高鹏的前妻丁丽及其女儿被杀,警方因高鹏是熟人且其在某些细节上表现可疑而将其列为首要嫌疑人,但一直无法定罪,案件拖延五年。后秦川介入,重视被东萍警方忽视的半枚血指纹等证据,最终锁定真凶祖洋。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法官解读

  这体现了证据的认定与采信对案件走向的关键影响。警方在侦查过程中,需全面、客观地收集和审查证据,不能仅凭主观臆断或片面的线索就认定犯罪嫌疑人。任何证据都应经过科学鉴定和合理判断,以确定其与案件事实的关联性和证明力,从而准确认定犯罪事实,避免错抓无辜或遗漏真凶。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 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

  证据确实、充分,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PART 4

  在西山矿抢劫案中,警方通过对现场弹道痕迹的观察、法医对尸体的检验以及凭借无名尸的假牙、纹身等特征,确定死者身份,锁定犯罪嫌疑人,这体现了哪些法律知识?

  法官解读

  这些情节体现了证据在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以及证据收集和鉴定的合法性、真实性和关联性要求。只有经过法定程序收集并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现场勘查、法医检验、物证鉴定等科学手段是获取有效证据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准确查明案件事实,打击犯罪。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五十条 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

  证据包括:

  (一)物证;

  (二)书证;

  (三)证人证言;

  (四)被害人陈述;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六)鉴定意见;

  (七)勘验、检查、辨认、侦查实验等笔录;

  (八)视听资料、电子数据。

  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六条 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侦查人员可以对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的地方进行搜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六条 为了查明案情,需要解决案件中某些专门性问题的时候,应当指派、聘请有专门知识的人进行鉴定。


浙江工人日报 守护您 00003 从《我是刑警》看法律之网如何“捕捞”罪恶之鱼 2025-01-07 2 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