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一起学

过年的幸福,不只有一种模样

  ■范超婷

  从前车马慢,信息传递不通畅,为此,从小到大我一直固执地认为——老老少少齐聚一堂回家过年,才叫真正的团圆。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春节来临之际,舅舅家便会开始打年糕,之后大家都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发压岁钱,在欢声笑语中迎接新一年的到来。

  那会儿,外公和外婆往往都是提前几天准备好打年糕所需的糯米粉以及食用色素,然后在家盼着嫁出去的女儿携家带口地回家。待到人齐,外婆起锅烧水,外公将蒸笼和“千张帕”放好,倒入适量的糯米粉,再一锅一锅地运送到灶头上叠放整齐。随着灶内柴火放入,烟气氤氲,不久后整个厨房都散发着一股米香味儿,勾得小孩直犯馋虫。

  随着米粉蒸熟出锅,大家开始围着一张大大的桌子开始做准备工作。我们几个小孩便趴在桌子边沿,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们把碗里的黄油抹在手上、桌子上甚至还会抹点在蒸好的米粉上。外公时常涂着涂着就往我们脸上擦一点,看着大家成了花猫的样子,还会问:“等会要吃几个圆子?”

  这个时候,是家族里最热闹的时候,吃完手打年糕对幼时的我来说,就意味着新年的到来。春节期间走亲访友,挨家挨户地拜年,一家人都会聚在一起嗑嗑瓜子、唠唠家常,最经典的莫过于有太阳时搬个小凳子,往廊檐下的角落那么一坐——感受着阳光照在身上,即便什么都不干,也会觉得自己身上充满了幸福的味道。所以,在我的认知里,春节的这段时间,人民子弟兵会放假,医护人员会休息,工人会回家……家家户户都会亮起属于自己家的那一盏小灯,从而汇聚成千家万户的“灯火”盛景。

  可没有人告诉我,过年有人会“常年”不回家呀!

  爸爸妈妈会跟我说:“要过年啦,囡囡要穿新衣服,我们一家人要一起吃团圆饭守岁啦,囡囡又要长大一岁啦……”可就在2025年的1月,2025年1月7日9时5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仅仅几个小时,武警官兵、消防员、医护人员就赶赴现场,还有无数从全国各地赶去的志愿者,带着物资义无反顾地奔赴前线。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他们彻夜奔忙在寒冷的高原上,把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深藏心底,用无私奉献守护万家灯火安宁!

  当看到这些报道时,我热泪盈眶。中国人的春节,是跨越艰难险阻后的团圆,是感受国家日新月异变化的窗口,是守护万家灯火背后的奉献。无论是深入社区宣传反诈,保护群众“钱袋子”的民警,还是手持红外测温仪,挨家挨户排查的供电人员,抑或是忙着开药、输液,巡查病房的医护工作者,总有那些人“缺席”团圆,却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

  这时候,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了,原来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替我们负重前行。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幸福的另一种模样——那是一种超越个人欢聚,以奉献与责任为底蕴的幸福,让无数个春节变得更加温暖而有意义。


浙江工人日报 一起学 00003 过年的幸福,不只有一种模样 2025-01-16 2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