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友情,永难忘
人的一生,有许多种情感。而有一种情感,像是一条河流,绵绵不绝。当在生活上受到委屈,工作上遭遇挫折,孤立无助时,工友的一句问候,一声叮咛,就可能让所有的烦恼、劳累烟消云散。
○郭祥勤
务工岁月里,我难忘而又敬佩的,是贵州的一位电焊工工友,三十多岁,但我们都喊他老李。
老李个子不高,身材消瘦。那年盛夏,我俩相识在绍兴上虞曹娥江畔杭浦村的工地上。我的工种是开搅拌车灌桥桩,收工后和诸多工友蜗居在用铁皮、石棉瓦搭建的工棚内。露天的工地无处遮阳,我们顶着炎炎烈日,在这里建桥铺路,各自忙碌着自己的工作。
老李是电焊专业,技术娴熟,工作认真。他日日戴着面罩遮脸,闷热难耐。他赤膊上阵,脸上、胸前、胳膊、背上,被烈日暴晒和电弧灼炙得脱了皮,看着让人心疼……大伙劝他穿上衣服,以防灼伤。他说衣服汗水粘身,站起、转身不方便,也担心影响工作。
我俩同住在一个工棚里,由于工作的忙碌,老李的个人卫生不佳,四处透风的工棚内,也散不尽他衣物上弥漫的异味。同室的工友颇有微词,或当面揶揄,他往往憨厚地一笑,急忙把自己的衣物、鞋子挂在外面。
后来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老李工作起来十分拼命。他干的是计件工,为了多挣点工资,每天不停地焊着工件,常常工作到大家都在吃饭时他才下班。八月份的酷暑天,上有烈日晒,胸前是焊枪炽焰的烘烤,他身上的汗水,从头往下,顺着全身汇于双腿,浸湿裤子,甚至能流到脚下的鞋子里……他不怕苦不怕累地辛勤工作,感动着工友们,也赢得了大伙的称赞和敬重,对他的邋遢也谅解了。
一个阴雨天的闲暇里,我和他聊天,很不解地问他,为何要如此拼命地工作……他苦苦一笑,说父母去世早,撇下他们兄妹三人,他是大哥,家庭的重担落在他的肩上……供弟弟、妹妹上学、结婚,这些年下来,欠了不少债。为此,他趁自己能干,想尽早还清债务。
他很乐观、很知足,欣慰自己完成了父母的遗托,所受的这点苦和累不算啥,只有还清债务,才能了却他的心愿。他每天的生活也很简单、随意,一包榨菜就米饭是一餐,或从食堂买点最低廉的素菜汤拌着又是一餐。我同情他的处境,佩服他的吃苦耐劳,更喜欢他的朴实、淳厚的品质。
几个月后,老李的电焊工件做完了。他一刻也舍不得休息,又忙着四处联系工作。一天,他兴冲冲地回来,说在江边的章镇一家汽修厂,找到了做清洗机件的工作。临走那天,他破例买了几样小菜,提了啤酒,我俩痛快地聊到深夜……
至今,许多年过去了,我依旧牵挂工友老李,他的身影,时常在我眼前徘徊:我默默为工友老李祝福。
(作者当过兵,做过装卸工,开过公交车,退休后客居杭州,系浙江作协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