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普法不打烊
这份“年货”请查收
■记者王艳 通讯员姚晴佩
春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春节临近,家家户户置办年货准备过新年,大街小巷年味氛围浓厚。春节期间,各种传统习俗和活动也将纷纷上演,如贴春联、放鞭炮、聚餐等。节日期间可能存在一些容易被忽略的潜在法律风险,为此,我们和衢州智造新城人民法院商事审判庭庭长蒋建飞共同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份特别的“年货”,让我们一起平平安安“守底线”,开开心心过大年!
聚餐饮酒
春节假期,相聚的时刻难免把酒言欢。然而,如果有人因饮酒过量而发生意外,那么同饮者是否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呢?
法官说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法律规定,一般认定以下四种情况共同饮酒人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强制劝酒行为。如通过言语挑衅促使对方饮酒,或在对方意识模糊、自制力减弱时仍继续劝酒,导致对方疾病发作并产生严重后果,劝酒者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明知对方不能饮酒,仍劝其饮酒。
未能安全护送醉酒者。若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同饮者若未将其安全送达目的地,一旦发生意外,特别是春节期间,气温较低,极易导致醉酒者冻伤或者发生意外,同饮者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未劝阻他人酒后驾车。若因酒驾导致车祸等损害事件发生,同饮者若未进行劝阻,可能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另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温馨提醒:饮酒要适量,劝酒不可取,对酒后之人应给予必要的照顾,避免因醉酒而陷于危险状态或受到意外伤害!另外,酒驾或醉驾发生事故后,保险公司不予赔偿。
烟花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热热闹闹的新年氛围便是老一辈记忆中的“年味”所在!但安全与法律意识同样重要,购买、燃放烟花爆竹存在许多风险,稍不留神,还可能触犯法律。
法官说法:根据我国《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国家对烟花爆竹的生产、经营、运输等,实行许可证制度。未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运输烟花爆竹。对未经许可生产、经营烟花爆竹制品,或者向未取得烟花爆竹安全生产许可的单位或者个人销售黑火药、烟火药、引火线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责令停止非法生产、经营活动,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没收非法生产、经营的物品及违法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机动车载运爆炸物品、易燃易爆化学物品以及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经公安机关批准后,按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警示标志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禁放区严禁燃放烟花爆竹,尤其注意避免在文物保护单位、交通枢纽、油气罐站等易燃易爆物品储存场所或其他重点消防单位周边进行烟花爆竹的燃放。不得向人群、车辆、建筑物抛掷点燃的烟花爆竹;不得在建筑物内、屋顶、阳台燃放或者向外抛掷烟花爆竹;不得妨碍行人、车辆安全通行。
根据《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时间、地点燃放烟花爆竹,或者以危害公共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方式燃放烟花爆竹的,由公安部门责令停止燃放,处1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如果因燃放烟花爆竹给他人人身或财产造成损害的,应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三十九条,占有或者使用易燃、易爆、剧毒、高放射性、强腐蚀性、高致病性等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占有人或者使用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温馨提醒:朋友圈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近两年甚至有人在朋友圈偷偷做起了烟花买卖。但请不要购买更不要转发,在朋友圈售卖烟花爆竹不管有无销售许可证都涉嫌违法,一旦所销售的烟花爆竹出现问题,售卖方、转发者均要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食品安全
和亲朋好友品尝美味佳肴时,要小心一些不良商家,趁着过节出售过期、变质的食品。
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温馨提醒:常见的消费维权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春节娱乐
在春节假期期间,打麻将、斗地主等活动成为了民众特有的休闲方式。那么,亲戚间仅为了娱乐而进行的游戏是否可以被视为赌博呢?
法官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三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聚众赌博或者以赌博为业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条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的,或者参与赌博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不以营利为目的,亲属之间进行带有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亲属之外的其他人之间进行带有少量财物输赢的打麻将、玩扑克等娱乐活动,不予处罚。
●温馨提醒:春节期间尽量多陪伴家人,小赌怡情,大赌违法甚至犯罪,所以应适度娱乐,避免触碰法律红线!
节日加班
当他人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若公司要求在春节期间加班,员工该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官说法:春节为法定假日,休假是每个劳动者的权利。在春节期间,若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必须与员工进行协商。只有在员工表示同意的情况下,加班才能被安排,并且加班时间受到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温馨提醒:在劳动争议案件中,加班费的举证责任在劳动者,劳动者需要证明自己加班的事实和加班的具体时间,理性主张自身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