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行囊,都带了什么?
■方丽舒、曹智
过年带点什么回家,给钱还是给东西?让我们到车站兜一圈。
上午9点半,在嘉兴火车站进站口,乘客们都提着大包小包赶火车。刘师傅是山东人,在嘉兴打工,这天和老乡们一起踏上了回家的路。
刘师傅说,这趟回家行李太多了,要坐17个小时的火车,路上还要转车,但只买到了无座票,所以能不带的东西都不带了。他说,现在想吃啥到处都能买到,山东人喜欢包子馒头,嘉兴的土特产家里人也不太喜欢吃,吃啥都是次要的,和家人们在一起,才是回家的意义。
罗师傅夫妻这次要坐33个小时火车,才能到老家云南。罗师傅说,他们就带了一点火车上吃的,其他都还没准备,年货一般都回老家买。
候车大厅,王女士也没带什么年货。她说,过年直接给亲人红包就行,就连每次回家,都不会跟父母说时间,怕他们一直在家等着。
张女士回甘肃老家,她已经归心似箭,吃一口家乡菜是她最期待的。回去不带吃的,但是初八来上班,倒是会带老家的特产。“回来肯定带很多家乡的土特产,每年都这样,主要也想让朋友们尝尝我们老家的味道。”
唐春娥是嘉兴车务段客运副工班长,她告诉我们,以前的火车站候车室,能看到旅客的行囊里会有嘉兴土特产,现在这些特产带的旅客也有,就是不多见。“粽子、宏达烧鸡、酱鸭、青鱼干,还有餐桌上的宴球、狮子头这种,我们在服务旅客的过程当中,也跟旅客交流过,早几年他们有些都带回去过,现在回家父母会跟他们说,过年回家陪伴他们就行,吃的不需要带。”
嘉兴高铁南站,候车大厅也挤满旅客。高师傅的行李中,就带了一点坚果。
高师傅说:“我们以前会带上这边的土特产,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想吃什么都能买到,所以也都不带了。家里的小辈们现在回家也都是什么都不带,我们会给他们准备好礼物、红包,方便也省事。”
姜师傅要回老家衢州,他告诉我们,土特产网购他不放心,好在嘉兴跟衢州不远,家人要吃就回去的时候买好,因为自己一年要回去两到三趟,所以过年要带的东西也不多了。
笔者从嘉兴高铁南站了解到,从19日开始,返乡高峰就陆续到来了,此后嘉兴高铁南站的客运量也会逐步增加。
嘉兴车务段客运值班员刘武涛说,最近返乡的都是云贵川渝的农民工同志,他们带的话,自身的行李是较多的,嘉兴的本地特产粽子、青鱼干也有部分会带,像年轻一点的同志,他们喜欢现代的消费模式和网上购物的形式,利用快递、网购模式,轻装出行,人到家了,年货也到家了。
刘武涛说,年货上路最多的时间,是在年廿九、除夕这两天。“因为这两天出行的,真正奔着回家过年吃年夜饭的,时间也比较紧,手里的年货也比较多,带回家马上能吃到。”
春节回家,带什么礼物都是点缀,跨越千山万水,回家的旅途疲惫辛苦,但推开家门见到亲人笑脸的那一刻,这一切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