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浙工会

力促产业工人“破茧成蝶”

鼎盛石化工会以“323”工程赋能产改

工匠学院开展培训。

  记者沈佳慧报道 走进浙江鼎盛石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盛石化”)工匠学院,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基地一角,资深培训师张国良正在为去年12月入职的76名新员工耐心讲解石化装置机泵检修基础知识,他们是企业第77期集中参与技能培训的员工。

  近年来,鼎盛石化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企业及工会积极响应员工需求,深入实施“323”工程,即打造三大阵地、搭建两个平台、完善三大体系,有效提升产业工人队伍的整体素质,实现了产改与企业发展的良性互动。

  打造三大阵地

  激发产业工人动能与活力

  近日,舟山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舟山市首席工人夏亮亮在炼油电修二班开展专题宣讲,他结合自己在鱼山岛奋斗和成长的经历,就技术积累、艰苦奋斗、一专多能、努力做工匠型人才等方面与大家共勉学习。

  这只是鼎盛石化推进思想教育阵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鼎盛石化大力开展“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院校企党建共建”“共建党员责任区”等“六个一”系列纪念活动,引导党员做实事,讲奉献,切实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劳模、工匠当“头雁”,鼎盛石化以“颜成建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为发力点,打造工匠培育阵地。企业工会厚植技能人才土壤,推出“青蓝携手”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新员工的操作技能和职业素质,争取做到“一年成熟,二年成才,三年挑大梁”。

  为确保师带徒工作取得实效,企业制订发布《导师带徒管理办法》,对师傅发放1200元/人的师带徒培养津贴,帮助徒弟尽快适应环境、独立顶岗。自公司成立以来,先后开展五轮师徒集中结对活动,共落实导师带徒1323对,覆盖多工种,为高技能人才孵化、人才链完善输送强劲能量。

  此外,鼎盛石化大力打造精神弘扬阵地,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通过评选先进典型、举办技能比武表彰大会等活动,增强广大职工的责任担当意识,努力打造一支高素养产业工人队伍。

  搭建两个平台

  推动产业工人技能素质提升

  为不断提升产业工人的技能素质,鼎盛石化搭建两个平台。

  在职业培训平台,企业及工会依托鼎盛工匠学院,开设新员工入职培训、后备主修提升培训等课程。同时,公司积极推行“入企即入校”企业新型学徒制,加大培训力度。此外,公司还与多所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设“鼎盛订单班”,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

  在技能竞赛平台,企业及企业工会定期举办技能比武活动,并推荐员工参加各级技能竞赛。通过比武,员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公司还不断完善竞赛激励机制,对于参加各级技能竞赛获得优胜的集体和个人,给予1000至50000元不等的奖励。

  来自甘肃兰州的蔡鸣在2019年进入公司实习后,在一线岗位锻炼成长,正是通过参加公司组织的技能比武,在众多员工中迅速脱颖而出,代表公司参加2020年舟山市技能大比武钳工项目并获得第一名,不仅技能水平获得了提升,他本人也逐步被提拔为主修、副班长、班长,一路成长为浙江工匠,实现了岗位提升,也获得了工匠荣誉,成为公司最年轻的95后钳工班长。

  完善三大体系

  打通产业工人发展通道

  鼎盛石化完善职位管理体系,打破传统职业发展 “枷锁”,依据工人技能、想法与岗位需求设计职业路径,建立“纵向能升降、横向可转换” 的晋升体系,盘活人才池,促进岗位交流,助力复合型人才崭露头角。

  此外,鼎盛石化及工会深化能级工资集体协商,让薪酬精准匹配技能与付出,做到一岗一薪、易岗易薪,真正实现薪酬待遇向一线技术工人倾斜,形成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的良性激励机制。

  在技能认定体系方面,公司作为浙江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建立了六大主体工种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标准。通过科目制与薪酬挂钩的培训考核机制,激励员工不断提升技能水平。

  来自丽水的吴崇彬,入职时仅是一名焊工主修,凭借刻苦学习和钻研精神,技能等级逐步提升,通过公司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成功拿到了技师等级证书。去年10月,他还在浙江省省级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焊工赛项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并被授予“浙江金蓝领”称号。现在,他已成为公司焊工教育培训和取证工作的专职培训师,收入也大大提高。“公司完善的技能提升体系让我有机会通过个人努力实现职业目标,也让我成为公司更多焊工的引路人,我很自豪!”吴崇彬说。


浙江工人日报 浙工会 00002 力促产业工人“破茧成蝶” 2025-02-12 2 2025年02月12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