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省劳模协会深耕“三送”服务

打造劳模精神传承新高地

  记者寿慧桢报道 2024年,在推进管理、宣传、保障、服务四项职能过程中,省劳模协会以送政策、送精神、送关爱为具体抓手,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细化劳模服务内容、深化“三送”服务活动,让劳模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找准切入点

  让劳模精神走心入心

  “360行,每一行的工作都需要我们换位思考,医院和公交都是服务窗口,需要我们用心用爱去服务,在这个工作指导站,希望能结合我42年工作生活体会,把劳模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2024年10月,全国劳模孔胜东在省中医院全国劳模工作指导站揭牌活动中接收两位新徒弟,语重心长地分享着他的人生感悟。

  和孔胜东一样接到跨界师徒结对“新差事”的还有罗红英、竺士杰、陈霞娜、陈美芳四位全国劳模,共结对来自省中医院护理部、信息中心等岗位的10名青年职工。

  “‘爱心、责任心、将心比心’的服务理念是医疗服务全过程中的工作宗旨,劳模精神中包含了我们追求的目标。”省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医院还特别聘请了五位全国劳模作为行业监督员,定期来医院各岗位检查监督,提出宝贵建议。

  全国劳模工作指导站落户省中医院是省劳模协会贯彻全年工作主线的一个缩影。协会始终坚持广泛联结基层,生动讲述劳模故事、劳动故事和工匠故事,努力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氛围。2024年,省劳模协会组织劳模工匠深入企业、工厂、学校、社区开展宣讲活动数十场次,不仅让劳模精神走心入心,还激发了一大批职工爱岗敬业与创新创造的热情。

  夯实着力点

  座谈交流激发创业热情

  “一年有200多万台缝纫机在这里下线,从打包装箱、运输、喷涂,再到机壳加工,除人工装配以外,全部生产流程自动化,人均产能提高43%,生产周期由原来的5天缩短至现在的2天。”2024年11月,省劳模协会组织温州、台州、丽水三地的劳模齐聚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交流活动。省劳动模范、杰克缝纫机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潘建国,作为活动的“东道主”,向与会者详细介绍了公司近年来在智能化改造方面的努力与成果。

  “一条生产线拥有上万个传感器,实现人机分离。能见识到如此智能的车间真是大开眼界。”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设备技术经理张纪明边听边在微信工作群里为“杰克”智能化“未来工厂”点赞。

  2024年,省劳模协会组织全省11个地市和省部属企事业工会分别在杭州、嘉兴、金华、台州四地开展了交流活动,交流过程不仅是提升技术,更是精神传承,有助于激发广大职工的创新创造活力,为新时代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省劳模协会同样不遗余力。通过举办主题为“科技创新与劳模精神”的沙龙活动,邀请专家进行宣讲,劳模工匠和企业家们围绕创新与发展之道进行了深入探讨,为科技创新与劳模精神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益思路。

  抓好关键点

  提供贴心服务

  “腰腿疼是老毛病了,之前也定期做针灸、拔火罐,但现在就医过程更方便了,省去了挂号排队的时间。”2024年5月,全国劳模严丽萍在省中医院通过门诊预约专门通道享受到了便捷的就医服务。这得益于当年4月份省劳模协会与浙江省中医院签署的《关于开通省级以上劳模医疗便捷通道合作协议》,开通了首条中医医疗便捷通道,8000余名省级及以上劳动模范自此可享受急诊绿色通道、门诊预约专门通道、住院绿色通道、专家会诊及院外治疗通道、检查预约优先等便捷医疗服务。

  省劳模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协会已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下称“浙大二院”)、浙江省中医院合作开通劳模医疗便捷通道。仅2024年在浙大二院享受便捷医疗待遇的省级以上劳模有3361人次,其中入院治疗有182人次。

  如果说开通劳模医疗便捷通道是协会关心关爱劳动模范的创新举措,那联系、走访、慰问和帮扶劳模是省劳模协会每年定期开展的传统工作。据了解,2024年协会共慰问困难劳模22名,发放慰问金2000元/人;为12名百岁劳模发放一次性慰问金5000元/人。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打造劳模精神传承新高地 2025-02-14 2 2025年02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