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涂四季尽鲜美
■谢昭艳
象山港畔的咸祥和瞻岐这两个乡镇,海岸线曲折,坐拥大片滩涂。不同季节,泥涂里的小海鲜,有不同的时令货。
春季,蛏子最为肥嫩,刚从泥涂“捉拿”归来的蛏子浑身泥乎乎的,清洗干净后,在淡盐水中吐纳半个小时,即可下锅,这种新鲜度极高的蛏子,叫“泥蛏”。肥美的泥蛏煮熟后,肉质很香,还带有一丝丝甜味,怎么煮都好吃。
蛏子的吃法多样,当地人喜欢清水煮、咸菜汁煮、倒跺蛏蒸,蛏子肉煮夜开花羹等,都是春季时令美味。
春去夏至,到了下秧苗种田的时节,沙蟹肉肥汪多。俗话说,“种田沙蟹,割稻螃元。”意思是,种田时节,沙蟹肥美,而到了初秋稻花飘香时,螃元蟹只只肉肥膏满,到了品尝佳季。
六七月份,早稻抽穗时,泥螺旺发,大家忙着下泥涂“擦”泥螺。加酒加盐腌制后,是一道极为鲜美的“咸下饭”。
金色的秋天,望潮口感最佳,肚子里长满白色的膏。当地人烧望潮很有特色,不用一滴油。铁锅烧热后,望潮直接下锅,狠狠翻炒几下后,倒入料酒、酱油,慢火焖煮,半个小时后,汤汁收干,望潮烧成了赤红色,肉质脆、鲜,好吃极了。
寒冷的冬季,白虾、鲻鱼、蚶子这类高档货都极为肥美。
白虾个头不大,通体接近透明,煮熟后,通体雪白,虾须飘逸,虾头生红膏,颜值极高。
蚶子用滚水浸泡一会即可食用,剥开扇形的外壳,蚶肉红润,蘸酱油,或者芥末,这个味道真的是绝了。
尺把长、身段浑圆的鲻鱼,肉多刺少,红烧非常好吃,在当地占有独特的地位,是毛脚女婿送丈母娘的必备大礼。
在这片滩涂上,如果论稀缺度,麦鱼胜出。
这种生长在泥涂里,长不大的灰黑色的小鱼头,约两寸长,筷子这么粗。听说是赶海人用脚指头踩出来的。乌葱(野葱)烤麦鱼非常好吃。
以前,上海人来做客,主人烧了一碗乌葱烤麦鱼招待,看到这么个黑乎乎的怂样,客人笑说,这是“松毛丝”,怎么可以吃呢?逗得主人哈哈大笑,尝过一筷后,就被这口鲜香合一惊艳到。
还有一种腌制的小海鲜——醉香螺,可能是瞻岐独有的味道。
本地泥涂出产的香螺,春季最为肥美时捕捞上来,然后加上盐、酒等调料腌制半年。
香螺壳变得又脆又薄,尾部的膏带点酒香味和霉香味,独特的老底子味道非常吸引人。因制作较为繁复,现在市场上并不多见。一般都是鲜吃,盐水煮。
这片滩涂孕育了丰富的小海鲜,很多吃货蜂拥而至,还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