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脚下拉筋板,手边弹力带

“工位健身”走红碎片时间解锁健康

  通讯员陈轶男报道 最近,“打工人开始流行在工位健身”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阅读量高达2.4亿。

  在台州上班族之间“工位健身”也开始流行起来。对于他们而言,快节奏的职场生活让自己身体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但有限的闲暇时间又难以支撑规律、完整的健身运动,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工位,探索这种几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有效健身方式。

  碎片化运动更具性价比

  “每天对着电脑工作,腰椎、颈椎都吃不消,下班回家还要辅导孩子写作业,完全没时间外出运动了。”自从家里多了个二宝,临海的吴先生发现个人时间被一再压缩。以前,吴先生还能抽空去健身房健身,或绕着灵湖跑步。

  虽然很难拿出一段完整的时间来锻炼,但仍有一颗想要运动的心,思来想去,吴先生决定把工位改造成“迷你健身房”。前段时间,他陆续添置了负重跳绳、握力器、哑铃、壶铃、健腹轮等小型便捷的健身器材。同时,他还买了个置物架,将它们收纳在办公室一角。

  自此,每天午休时间,吴先生都会做一做深蹲、卷腹、拉伸等。坚持了一段时间后,他体会到,这种碎片化运动模式不仅没有影响工作,反而提升了工作时的专注度。“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提高后,下午犯困的情况明显减少了。”

  吴先生直言,去健身房,年卡就要1000多元,通勤加锻炼时间至少要耗费两小时;现在花300多元买器材,每天利用零碎时间锻炼,性价比更高。

  市民小郑在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分享了“工位健身”的经历:脚下放着拉筋板,手边还放着弹力带等。“拉筋板就放在办公桌下,工作时踩着,感觉既能放松腿部肌肉,还能防止我跷二郎腿,一举两得。”

  “工位健身”器材销量猛涨

  据了解,当下,“工位健身”已经成为职场人士追求健康生活的新潮方式之一。这也推动“工位健身”器材销量猛涨。

  据《2024年体育消费报告》显示,2024年,轻巧便捷、体积小巧的健身器材市场增长显著,其中减脂瘦身的跳绳机成交额同比增长283%,锻炼肌肉力量的壶铃成交额同比增长275%,辅助瘦腿的夹腿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31%。

  “这段时间,小型健身器材销量挺好的,比如壶铃、拉力带等。它们不受场地限制,更能够满足‘随时随地大小练’的需求。”大视野健身器材临海白云崇和华城店相关负责人介绍。

  “工位健身”真的靠谱吗?

  对此,椒江O2C氧空间健身训练中心教练小李分析,相对于传统的大重量无氧训练,这些小型器械操作简单好上手、受伤风险小,确实能解决许多打工人“没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痛点。“但它们产生的运动效果相当有限,如果追求明显的运动效果,还是得到健身房等专业运动场所进行系统性、规律性运动。”

  在台州市立医院针灸推拿康复科副主任医师王罗丹看来,工作、生活中,大家选择合适的运动,很有必要。从医10多年,他接诊过非常多案例,发现越来越多人因各种不良作息,引发颈椎退行性变。“该现象在打工人群体中尤为常见。‘工位健身’健身效果未必很明显,但动起来比‘一动不动’好。”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工位健身”走红碎片时间解锁健康 2025-02-28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