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劳动者

“妈妈岗”怎样走远?

  话题

  最近,“妈妈岗”又火了!据《工人日报》报道,距离2022年广东中山推出全国第一批“妈妈岗”已两年多,这项旨在解决已育女性就业难题的创新政策成效如何?记者采访发现,“妈妈岗”利好一大批已育女性的同时,在职业发展、劳动权益、岗位称呼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比如:虽然岗位数量日益增多,但多以劳动密集型岗位为主,职业晋升空间有限,薪资普遍较低,且多为兼职或临时工,面临着权益打折等现实情况。对此,有专家建议,应当增加“妈妈岗”的岗位丰富度、完善岗位员工劳动权益保障、以更科学的命名扩大岗位外延。

  什么是“妈妈岗”?即专为母亲群体开设的岗位,由政府鼓励引导、企业等用工主体开发设置,主要用于吸纳法定劳动年龄内对12周岁以下儿童负有抚养义务的妇女就业。相对于其他岗位,“妈妈岗”工作时间、管理模式相对灵活,能更好满足育龄女性的需求。

  邦尼:建议全国推广“妈妈岗”!不仅能减轻家庭经济压力,社会价值感也会提升。

  野孩子:弹性工作虽好,但很多“妈妈岗”是临时工性质。希望在鼓励岗位数量增加的同时,守住劳动者权益底线。

  天天:与其让妈妈们做重复性劳动,不如多开放技能培训通道。从“妈妈岗”到“技术岗”,才是真正的职业赋能。

  小敏:育儿不该只是妈妈的责任,希望未来也能看到“爸爸岗”,推动家庭分工平等。

  云卷云舒:企业承担了弹性用工的成本,政府应加大补贴和税收优惠,才能让更多公司愿意参与。企业减负了,妈妈们才有更多机会。

  ZZY:初衷很好,但如果“妈妈岗”的录用标准很低,可能会加剧职场性别偏见。

  悠悠妈:其实我更希望能有寒暑假托管、弹性考勤等措施,并不是一定要有这样的岗位。

  主持人:吴晓静


浙江工人日报 劳动者 00002 “妈妈岗”怎样走远? 2025-03-04 2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