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胡东方:
建议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
本报讯 记者邹伟锋报道 “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它们在细分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力,是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东方一直关注专精特新企业的发展,正在参加全国两会的他,提交了《关于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政策和资源支持的建议》。
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业内知名的模具设计师,胡东方将自己的经历归结为孜孜不倦地钻研和创新。在民营经济活跃的温州,胡东方扎根于创新创业的土壤,为企业和劳动者鼓与呼。履职过程中,胡东方实地走访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倾听一线工作者心声,调研行业发展现状与需求。
胡东方在建议中提到,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出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相关领域,“小巨人”企业有近5000家,数量可观,发展潜力巨大,这些企业符合当下制造业向深层次的结构调整、产业驱动升级发展的要求,也为区域市场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活力。然而,这些“小巨人”企业培育存在发明专利审核周期长、传统产业遭遇新兴产业挤出效应、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更多资源倾斜等难题。
胡东方建议,要加大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力度,一方面要助力专利审核提速,探索AI辅助审查系统,进一步开放地方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预审服务,加强对企业申请文件质量辅导,以提高审核效率。另一方面要保障传统产业赛道,在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评选中,适当保障传统产业企业名额,尤其在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布局中适当放宽产业准入限制。同时要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对专精特新企业实施更大力度的研发投入补贴,如在税收方面,对专精特新企业研发投入实行更高比例加计扣除,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引导社会资本跟投优质项目,助力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是专精特新评选的关键指标,要引导更多企业进入专精特新行列,必须指导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强化创新发展。”胡东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