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锤炼“大显身手”的基本功和连环招

宁波北仑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工”力量

  记者李凡报道 近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持续引发浙江各部门、各地热烈反响,一句“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的论述让大家耳目一新。民营经济是浙江的一张“金名片”,省级层面已于日前密集出台各项配套政策,而作为民营经济大区的宁波市北仑区,此刻正站在时代的风口上,通过持续优环境、强创新、兴主体,乘势而上推动民营经济发展实现新飞跃。在这个过程中,一股堪称“四两拨千斤”的“工”力量正在这片中小企业众多、块状经济特征明显的土地上拔节生长,为民营企业锤炼“大显身手”的基本功和连环招汇聚了强大能量。

  人才加持,为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培育高素养劳动者主力军

  位于北仑区小港街道的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天集团”)是中国塑机行业的领军企业,多年来持续深耕注塑机细分市场,凭借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赢得了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在不久前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4“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海天集团也位列其中。

  “去年集团实现了营业收入增长率超19%的好成绩,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背后,离不开一支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基础支撑。”海天集团工会相关负责人金玲介绍,目前企业在全球有13000余名职工,其中近10000名职工都在北仑工作,如何团结引领这批职工持续提升技能素养,成为工会助力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密码”。

  为了做好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工作,海天集团工会早在9年前就成立了“企业工匠学堂”。如今,这一工匠学堂更是迭代升级,成为“海天蓝金领人才工厂”和“海天大学”。“入职企业的新员工,就像坐上了一趟‘高技能人才直通车’,通过不断提升职业技术技能实现薪酬增长和晋升成长。”海天大学培训师邱银萍告诉记者,海天集团的技术工人实现技能等级提升后可获得相应“能级工资”,月薪最高可达18000元,非常可观。

  职工有动力,企业有活力。值得一提的是,北仑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以海天集团为龙头、聚集上下游企业超500家的注塑机产业集群和集“研发—制造—服务”于一体的完整生态链,随着产改的持续深化和高素养劳动者队伍的建设,这一人才加持效应势必还将进一步把职工能力转化为发展红利。

  温情加码,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如果说海天集团代表的是少数头雁企业的发展路径,那么基数更大的中小微民营企业则面临着更复杂的现实情况。作为北仑区的一大首创经验,已有20多年探索历程的“工业社区”如今已成为直接服务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主体的前沿阵地。其中,渡头董工业社区有着显著的代表性。

  “我们辖区有102家企业,总计6300余名产业工人,大部分企业的体量都比较小,最小的一家甚至只有3名员工。”渡头董工业社区工会联合会主席郑蕾告诉记者,由于不像大企业有着持续稳定的订单,这些中小微企业常会面临时而人手过剩、时而人手不足的“两难”。为了解决企业的这一现实困难,工业社区通过系统排摸辖区企业需求,组建了园区“共享员工群”,通过阶段性用工的形式,一方面缓解了部分企业在旺季的“用工荒”,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部分员工在淡季的“就业难”,实现了多方的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为确保共享员工模式能够健康运行,渡头董工业社区工会联合会还贴心地为参与共享的职工提供了必要的职业培训和专业指导,并做好权益保障工作。“目前该模式已经覆盖辖区60%的企业,实现职工人均增收8000余元。”郑蕾欣慰地表示,除了共享员工,工会还将根据企业需求广泛调配资源,实现场地、订单、服务等多重领域的共治共享,用多一份的温情,保证广大中小微民营企业在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

  (下转第4版)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锤炼“大显身手”的基本功和连环招 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