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浙工会

做100分的“娘家人”

■宁波市水务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会干部 胡晓萍

  工会是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既要助力企业发展,又要帮助职工成长。这些基本内容大家都知道,关键就在于如何落地?是完成任务60分,还是形式多样70分,或是用心用情80分,还是开拓创新90分。转岗到工会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答案是“不断努力,争取100分”。

  经过与工会干部们交流和探讨,“引导职工努力工作、幸福生活”成了我们全体水务工会干部们努力前行的方向。

  我经常和同事们分享:工会这个岗位很特别,我们自身要多成长,要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要满怀热爱与激情。我们既要助力企业发展,又要回应职工需求。带着温度去工作,时间久了,人心就齐了,力量就有了,幸福感就强了,企业也就和谐发展了。

  带着这份“娘家人”温度出发,我们的工会事业越开展越丰富,各项工作越来越受职工们欢迎,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

  拜师学技照亮未来之路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引导职工们努力工作的方式之一——拜师学技。

  工会如何引导广大职工努力工作?如何激发职工们的内驱力?如何让大家抢着学习?我们启动了“相亲模式”全集团跨单位拜师学技。

  首先,自愿参与是前提。经常有工会干部因职工参与活动不积极而头痛,出现上头热、下面冷的现象,活动很难推进。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坚决抵制“强拉硬拽”的工作方式,而是在充分做好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尊重大家的意愿。推出活动方案后,第一步征集师傅,经过审核后,为每一位师傅制作一张海报,既有形象照片,又有专业说明、带徒方向等信息,向全集团宣传预热。第二步广泛吸纳徒弟,递交预报名资料和师傅预报意向表。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安排一次线下见面会,按姓氏笔画给师傅和徒弟编好序号,分别上台演讲两分钟,再自由交流30分钟,师傅递交一份收徒意向表,结合自身能力和意愿选择至少1位、上不封顶的徒弟数;徒弟则只能选择两位师傅,并标注第一选项和第二选项。第四步,由工会汇总后确定结对名单。对于师徒双方都有意向的才算结对成功。充分宣传和交流大大增进了师徒间的了解,为结对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坚持学习是保障。很多单位都在开展拜师学技活动,但效果好坏不一,而水务集团工会推出的这项活动效果显著,这离不开工会全过程管理。结对仪式只是一个开始,之后一年的详细计划都将有序推进。建立拜师学技师徒微信交流群、每人一本笔记本(师傅是蓝色,徒弟是青色,寓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月一项具体任务、共读一本书、教师节送祝福、团队学习参观、师徒座谈交流等。在集团工会的引领下,一年里大家时刻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和状态,为最后的结对产出提供了有效保障。

  再次,成果展现是动力。“为什么大家会那么乐于参加拜师学技?”曾有人好奇地问我。我说:“因为通过参加活动,让他们的成长‘被看到’!”其实很多时候,大家努力工作的意义就在于自我价值的实现、被他人肯定的那份成就感。所以在整年的活动中,从开始到结束,我们都通过视频记录大家真实的过程。开始时,拍摄大家对未来期待的采访;中间上课时,进行过程拍摄、每一次活动不经意的细节拍摄、每一次小小成绩的记录;最后,展示大家的成果和心路历程的真心表达。结束时的表彰大会为整个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集团工会结合每对师徒参加活动的出勤率、获得成果的数量、所在单位领导和职工的评分等综合考量,评选出优秀师傅、优秀师徒等奖项,并邀请集团及各子、分公司领导和职工代表出席表彰大会。通过全过程视频播放、优秀代表分享、现场人物访谈、挖掘感人小故事等方式,让优秀和先进“被看到”、被肯定。

  通过拜师学技,极大地促进了集团人才发展的活力,激发了大家爱学、乐学的动力。努力工作成了大家奋斗的方向。

  贴心服务打造幸福生活

  如何满足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何提高职工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我们每一个有温度的工会干部应当思考的问题。

  对于“幸福生活”的引导,水务集团的工会干部们仍是用到了同样的“法宝”——做一个有温度的“娘家人”。

  就拿职工读书节来说,我们每年活动不重样、每年必出新花样,在倡导读书“输入+输出”理念的同时,积极推出线上线下相结合、读书漂流、匠心课堂等多形式内容,让职工们真正感受到工会的每一项活动都不是走形式,而是真正为职工成长而用心服务。

  九大职工俱乐部也是完全尊重职工的意愿而建设的。谁有特长、谁想组建团队、谁能热心服务大家,就可以成立项目俱乐部。至今已有乒乓球、健身、舞蹈、读书等9个职工俱乐部。每个俱乐部都积极有序地开展每周小活动,每年大比赛常态化落实开展,极大地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增进职工间的交流、构建健康向上的企业氛围。

  每年的家庭家教家风系列活动、评选“育苗奖”、组织开展职工亲子夏令营……我们的职工关心关爱活动也是与时俱进、内容丰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开设了阿萍姐“心灵港湾”工作坊,组建“心灵港湾”志愿服务团队。我希望以后15个子、分公司都能够打造类似的工作品牌,并推出主理人。我们始终关注职工心理健康、普及健康知识,希望集大家之力让工会工作发挥更大作用,让这项服务的覆盖面更广,让广大职工有情绪有地方发泄,有困难有地方诉说,有事就找“娘家人”。

  愿大家都能“努力工作、幸福生活”,拥有美好人生。


浙江工人日报 浙工会 00002 做100分的“娘家人” 2025-03-14 2 2025年03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