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解锁多样化“带娃”模式
让美好生活触手可及
![]() |
编者按
当今社会,婴幼儿托育服务不仅关乎千万家庭育儿焦虑,更是人力资本培育的基石。日前,我省建立实施生育补贴制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放托育券,开展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以减轻家庭负担。
事实上,破解育儿难题除了政策精准发力,还需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补充、社区支撑的多元托育网络,让“幼有所育”照进现实。
■陈思嘉
作为“社会最柔软的群体”,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问题牵动着万千家庭的心。
托给谁,谁来托,如何托?近年来,绍兴越城区打造以家庭为中心,政府主导、市场驱动、社会运营等多方参与、灵活多样的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不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有效供给,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向专业化、规范化、精细化发展,托育服务工作亮点频出,取得多项全市第一。
用好富余资源
解决招不满、托不上现象
2月19日早上8点半,绍兴市东风幼托中心陆续迎来了小朋友和家长们。沈女士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前,和3岁不到的女儿挥手道别。
“孩子是去年9月上的幼儿园托班,入园后,她变化很大。以前饭前洗手要反复督促,现在能主动要求洗手,还能独立如厕、穿脱衣服,生活变得更加规律;以前很少有分享意识,现在会主动交朋友,还会和我们分享幼托班的趣事。”沈女士说,孩子在幼儿园托班度过的一学期时光里,自己的育儿负担减轻不少。
据了解,绍兴市东风幼托中心于2024年12月通过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变更,在全省率先正式获取“托育服务”资质,实行“一园两制”,园区共开设5个托班,招收2~3岁幼儿95名,生源辐射整个越城区。
目前,随着出生率的下降,越城区一些幼儿园出现学位过剩的情况。为有效衔接幼教过剩资源与托育刚需,最大限度利用幼儿园现有富余的场地、师资等优势资源,切实解决“招不满”“托不上”现象,越城区大力推进“托幼一体化”服务模式,支持幼儿园招托、引导幼儿园转托。去年,越城区幼儿园共招收2~3岁幼儿2932名,引导4所闲置幼儿园转型普惠性托育机构,新建公建托位193个,位列全市第一。
单位帮你带娃
破解上班不能带娃难题
有不少双职工家庭面临“生了孩子谁来带”的难题,工作单位提供接送便捷、安全放心和价格优惠的托育服务,成为不少职工的期待。在越城,一些企事业单位、产业园区等,福利性托育服务正在增多。
启点幼托中心位于越城区皋埠街道独树路58~60号,是中芯国际、东湖社区和街道联合新创办的公建民营专业性普惠托育机构。设施齐备,开设托小班(12~24个月)、托大班(25~36个月)、混龄班(12~36个月)不同月龄的班型,可为3岁以下幼儿提供全日托、晚托等多样灵活的托育服务。
“皋埠街道作为越城区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集聚区,人才集中,托育服务的需求很高。”皋埠街道东湖社区书记张琦表示,启点幼托中心的成立主要是破解企业员工上班不能带娃的难题,让婴幼儿享受高品质养育照护服务,解决双职工夫妇的后顾之忧。
政策鼓励、职工需要。如今,越城区共有用人单位办托育机构9家,位列全市第一。“为支持发展普惠托育,我们对备案托育机构、经登记幼儿园和婴幼儿照护服务驿站给予建设经费补助,对等级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给予运营补助,去年全区共拨付项目资金600余万元。”越城区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说。
家门口护娃
轻松搞定双职工育儿困惑
除了开展多样化的托育服务外,越城区还扎实推进“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建设,构建完善的三级婴幼儿医育照护服务体系,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
在东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建成的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家长们带着孩子接种疫苗、做筛查、参加亲子活动……一站式解决0~3岁婴幼儿健康需要。“以前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总是要全家总动员,宝宝也是各种哭闹折腾,最后全家都精疲力尽。”正在参加健康管理中心亲子活动的宋女士说,自从有了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的“一站式”服务,感觉医院之行就像日常遛娃一样轻松,还顺便参加了现场的养育照护活动,宝宝也很开心。
据悉,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是集“医疗、预防保健、婴幼儿照护”三大功能区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在家门口“一站式”解决家长育儿过程中的难题、困惑。截至去年年底,越城共建成东湖、府山、北海和斗门等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14家,建设覆盖率达82.35%,位列全市第一。
“一老一幼”系民心,一枝一叶总关情。如今,收费更低、服务更优、距离更近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正逐步走入千家万户,有效解除了越城区众多家庭的“后顾之忧”,让群众期盼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