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专家、律师:虹膜特征具有唯一性,小心“泄密”

给眼珠子拍写真安全吗?

  通讯员许雅晶报道 “虹膜是独一无二的,你也是。”“你的眼中有星辰大海。”……凭借眼底“视界”的卖点,虹膜写真迅速走红,近日,笔者走访发现,这股风潮也刮到了温州,温州市区开出了专门的摄影店,吸引许多市民拍摄“尝鲜”的同时,也引发了虹膜“泄密”的担忧。

  走访发现情侣拍摄最受欢迎

  3月14日下午,笔者找到了这家瞳孔写真摄影店,它开在商住楼里,店内面积约40平方米,分为接待区和摄影区,接待区摆满各式各样的虹膜写真照片。这些照片有单眼,也有双眼,其虹膜纹理经技术渲染处理,呈现出变幻莫测的色泽与纹路,如星云漩涡般绚丽。不仅能作为照片装饰,还能制作成手串、项链等周边产品。

  “欢迎来到虹膜世界!”笔者到来时,店主小王正在进行抖音直播。他介绍,所谓虹膜写真,就是利用高清摄影工具捕捉人眼虹膜的纹理细节,再对照片进行特效处理。

  每个人的虹膜不同,是虹膜写真的最大卖点。小王介绍,店内设有专门的镜子,顾客可以肉眼看到虹膜,再决定是否进行拍摄。“每个人的虹膜都不一样,有的人像月球表面一样粗糙,有的很光滑,还有的人虹膜上会有小黑点,因此拍出来的写真也是独一无二的。”

  “有单人拍摄、情侣组合拍摄,甚至宠物也可以拍,我们按照拍摄数量收费,单眼拍摄价格为128元,双眼为188元,可以选择8种特效处理方式。”小王介绍,其中,情侣双眼拍摄最受欢迎,通过技术处理,可以实现两个虹膜的交织、拼接,再配上“量子纠缠”“锁心微澜”等浪漫神秘名字,引得不少人前来拍摄。

  拍摄过程类似医院眼科检查

  与接待区一墙之隔的便是拍摄区,房间面积不大,没有传统照相馆的布景、道具,取而代之的是类似医院眼底检查或验光的托架和相机、电脑等工具。

  拍摄时,顾客需将下巴放置在一个托盘上,两侧强光将瞳孔照亮,再由一台微距相机近距离对着单只眼睛拍摄,十几秒后便完成了整个拍摄流程。

  “我们一般让顾客先闭上眼睛,等待指令再睁开,这样可以避免眼睛被强光照射过久,拍摄过程不会造成危害。”小王解释。

  捕捉虹膜信息后,便是后期制作环节,顾客可以选择渲染效果,大约等待半个小时到1个小时便可取走成片。

  小王称,一般顾客拍摄完成后,他都会将底片删除,以免造成信息泄露。他进一步解释,虹膜写真拍摄的是静态写真,不是生物立体结构,无法应用于市面的虹膜识别技术,但考虑到个人信息的独特性,他还是会删除底片。

  医生提醒眼病患者谨慎拍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研究员、国家眼视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功能损伤与修复课题组组长周佳玮表示,一般来说,拍摄这样的虹膜写真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但需注意光照强度、持续时间和频次,本身有眼部疾病的人需谨慎。

  “拍摄过程中,如果是特别强的光线,持续时间也长,可能会有一些不舒适,引发眼疲劳或干眼。如果拍摄者眼睛有疾病,最好在拍摄前做健康评估,拍的时候光源不要特别强,曝光时间短一些,不要在短时间内连续拍。”周佳玮说,与一般摄影相比,虹膜写真的灯光专门照射眼球,但光源设备没有相关标准,建议参照光生物安全标准或眼科医疗器械的光源设备标准作出规范。

  律师建议签订隐私保护协议

  除了健康,消费者对“虹膜写真”的另一个疑虑是信息安全。

  虹膜具有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虹膜识别技术通过266个特征点进行生物识别,其纹理复杂度超过指纹识别2000倍。

  虹膜写真是否会造成“泄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所工程师郭苏敏表示,虹膜图像采集需特定的虹膜采集仪支持,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虹膜写真”的微距镜头可能无法完成。“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结合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破解,最好不要公开展示。”

  对此,北京炜衡(温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朱擎宇表示,虹膜特征具有唯一性,若拍摄的虹膜写真照片被恶意利用,可能存在被用于非法身份识别或其他侵犯隐私行为的风险。

  他提醒,顾客在拍摄虹膜写真时应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拍摄机构,在拍摄前与拍摄机构签订相关隐私保护协议,规定双方在照片使用、存储、传输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可能出现的隐私泄露情况规定相应的责任和赔偿条款。

  拍摄完成后,要求拍摄机构妥善处理原始拍摄数据,例如及时删除或按照严格的保密要求存储,避免数据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给眼珠子拍写真安全吗? 2025-03-19 2 2025年03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