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墨重香:
城市文化灯塔的觉醒与复兴
![]() |
书店是人类精神的徜徉地。 |
■徐子涵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实体书店面对便捷廉价的电商和电子书一度陷入沉寂,甚至被视为“时代的遗孤”。
转型,成为困境中迸发出的生存智慧。数年间,丽水的新华书店化身城市文化客厅,乡村书屋在夯土墙间点亮精神灯塔,教辅老店蜕变为“校外课堂”……它们不再固守“图书卖场”的单一身份,而是以空间为纸、体验为墨,重构人与书的关系。
融合多元业态的新文化空间
书墙高耸,展架错落,色调柔和的灯光在空间中交织,与书海相伴的是香浓的咖啡、可爱的文创产品……这是如今丽水市区新华书店里的场景。
“多少人小时候的书,是坐在新华书店的地上看完的。”网友的这句感慨,道出了新华书店对于一座城市的特殊意义。
然而,随着电商的崛起和数字阅读的普及,实体书店的销量逐渐停滞、下滑,新华书店也未能幸免。面对困境,它以一场“空间革命”破局,走出了一条从“图书卖场”到“文化综合体”的创新之路。
2016年的升级改造无疑成为这一转型的分水岭。书店不再单纯依赖图书销售,而是通过改变布局,结束了传统“图书超市”的高密度陈列模式,同时大刀阔斧缩减30%的图书区域,腾出空间打造环形书籍岛、儿童绘本专区和多功能活动区。原本堆满书籍的楼层,如今成为充满艺术氛围与互动体验的文化迷宫:一楼环绕书籍岛的文创产品与文具吸引读者驻足,二楼研学路线串联起知识探索的趣味。这场“以空间换体验”的变革,让书店与读者实现了空间共生,读者平均停留时间从15分钟延长至2小时,客流量较改造前提升56.5%。
改造后的书店还引入“租赁+合作”模式,带动了本土文化与商业的多元共生。教育培训机构、文创品牌及餐饮企业的入驻,不仅解决了运营成本的问题,还创造了以书为核心的文化生态圈。书店不仅是阅读的场所,还成为文化交流与社交的中心。咖啡水吧的打造,更是将休闲与阅读巧妙结合,打破了传统书店的单一形态,使其变得更加生活化。
在这个数字化、碎片化的时代,新华书店的转型不是一次偶然的选择,而是对时代变迁的正面回应。如今,书店变成了流动的文化节点,唤醒更多人对知识、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独立书店的差异化生存策略
和新华书店一样,不少独立书店也在以新的理念重新定义运营边界,探索着差异化生存之道。
距新华书店直线距离不过200米的读风书社,是一家小型文艺书店,店主朱淑莲作为丽水最早一批独立书店经营者,见证了这座城市文化生态的深刻变化。
“我开书店30年了,主要经营辅导和文学这两大类目。”朱淑莲告诉笔者,早年她凭借渠道资源和产品稀缺性占得先机,但现在,她的成功更多依赖于深厚的顾客关系和情感连接,“过去市场竞争小,和现在线上线下激烈角逐的行业环境完全不一样。”
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朱淑莲不定期在店里举办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也会在个人社交账号、视频号上进行阅读分享,向读者推荐好书,进一步增加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这种线上与线下的即时互动,成为维系长期经营的关键。
相较于读风书社的文艺范,市区大洋路上的缙图书店则展现了另一种更务实的生存智慧。
作为丽水教辅与工具书领域的“隐形冠军”,这家老店经过20余载风雨,面对电商的低价冲击时选择了“守正创新”:保留核心教辅专区的同时,将部分空间改造为学生自习室与家长阅读区,免费提供错题打印机、历年真题速查服务。此外,书店还建起了多个家长教师微信群,每周在群内推送新上市的教辅书籍。如今,教辅销售仍占店铺营收的80%以上,也使这家老店成为家长口中的“校外第二课堂”。
“实体书店是传播文化的主阵地之一,书店的转型升级是挑战,也是机遇。”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从国家到地方相继出台扶持政策,旨在推动全民阅读,扶持实体书店发展。在此背景下,复合型经营成为书店转型的趋势,书香文化逐渐蔓延到酒店、民宿、景区,成为引导思考、激发创造力和情感交流的新空间。
在绿水青山间筑起精神原乡
在“秘境松阳”的连绵山峦间,有一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陈家铺。当电商平台以低价与便捷吞噬实体书店生存空间时,位于陈家铺的先锋书店却以“悬崖上的文化灯塔”之姿逆势生长,成为长三角地区文艺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先锋书店的突围之路,揭示了实体书店在数字时代的另一种可能——从单一商品销售到深层次的文化创造与社群连接。
陈家铺先锋书店的转型之路,蕴含着对“文化场域”深度开发的智慧。在这里,书籍销售仅占营收的40%。其突破传统书店经营模式的关键,是将空间、阅读、美学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书店二层的玻璃观景台将浙南的山水景色引入阅读空间,咖啡区以松阳本土老茶树的枝叶装饰,茶香与书香交织出浓厚的地域氛围;文创区则展示着松阳高腔戏服剪纸、古法造纸笔记本,每件产品都链接着非遗的故事。
这种跨越书籍的文化体验,让书店的非书业态贡献了超过60%的利润,且客单价达到了传统书店的3倍。书店的运营不再依赖低价促销,而是在丰富的文化体验中创造了独特的价值。
今天的实体书店,已经不再是与电商竞争低价和效率的场所,而是一个文化的栖息地。当越来越多的“先锋书店”在山水间生长,我们或许正在见证一场静悄悄的文化复兴——在这里,书籍依然是照亮世界的明灯,而书店已成为人间烟火的诗意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