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劳动者

横店群演张程程:

要对得起镜头前的每一秒

  开栏语

  360行,行行出状元。每个职业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每个从业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人生故事。他们或许平凡,却用双手创造着不平凡;他们或许渺小,却用坚持诠释着伟大。我们将走进这人间360行,通过体验式采访,用笔触和镜头记录下他们的酸甜苦辣、悲喜哀乐。我们希望,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现不同职业的真实面貌,传递平凡生活中的温暖与力量。让我们一起,在烟火气中,看见你我他。

  见习记者贾馨然报道 1999年出生的张程程,是一名在横店摸爬滚打了三年的特约演员。这个来自辽宁朝阳的东北男孩,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横店的“剧组江湖”。

  张程程第一次来横店是在大学期间。“当时待了43天,通过横店影视城演员公会接了41天戏,几乎无缝衔接。”学生时期的表演经历让张程程心中燃起一团火。毕业后,他怀揣着这份热爱,开始了横漂生涯。

  努力,是为了证明自己

  “表演的时候,我就是在体验另一种人生,所以也不觉得自己苦。”张程程说,无论是短剧中的小角色,还是正剧中的特约戏份,他都视之为体验不同人生的机会。他曾模仿影视剧的独白片段,把自己关在出租屋反复练习;也曾为了演好一场生离死别的戏,逼自己相信对手演员是“即将去世的爱人”,在片场哭到崩溃。更多的时候,则是在剧组里熬大夜,一晚只睡三四个小时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为赶进度,剧组会有“日戏夜拍”“冬戏夏拍”等安排,适应气温的变化常常是演戏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挑战。“有一次在夏天拍戏,我穿着厚重的铠甲,拍了几个小时以后全身的衣服都被汗浸透了。”昼夜不分,无论四季,是张程程工作的常态。

  相比于拍戏的辛苦,漂泊与孤独才是更难摆脱的情绪。有一年春节,收工后,他顶着寒风将戏服送往服装车,手被冻得发麻,雪地靴都提不起来。跑向服装车的时候,一边趿拉着鞋,一边哭。“当时就是有点绷不住了。很想家,但更想证明自己。”张程程说,平时再苦再累都受得住,但过年想家的时候会很心酸。“我想让家人能在镜头前看到我,特别是我爸。当时我想学表演,身边人都觉得我没基础,肯定不行。最后在我爸的支持下,才能坚持走表演这条路。”父亲去世后,母亲成了他的“头号粉丝”,每当他发去自认满意的片段,母亲总会骄傲地分享给亲友。“现在家人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张程程笑道,“哪怕是小角色,我也是家里的‘小明星’。”

  “脸皮厚”是必修课

  横店的竞争激烈而残酷。张程程经历过两个月仅拍七天戏的低谷,也因经济压力而焦虑到失眠。“只要一天没干活,我就觉得今天白活了。”他坦言。面对剧组选角的“冷脸”,面对想要尝试的角色,他总是“主动出击”。“脸皮厚一点,可能就有试戏的机会。”一次,他拿着自荐视频恳求导演:“成不成都行,你就让我试一下。”这份执着让他得到越来越多剧组的赏识,也渐渐在横店扎根下来。

  自嘲是“厚脸皮”的张程程,却对演戏有着一份敬畏心。不拍戏时,他健身、背台词、研究剧本,为角色学习骑马、射箭。只要角色有需求,他就去学新的技能;为了适配角色,他已经习惯了阶段性增重或减肥。“如果这场戏需要你去做,只要付出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关关难过关关过。”张程程说,珍惜每一次机会,在每一个剧组里汲取养分,才能无愧于角色、无愧于自己。

  在横店,张程程见过形形色色的追梦人。一位72岁的老演员让他印象深刻:老人演了一辈子戏,退休后仍活跃在片场,只因“热爱演戏这件事”。这种坚持深深触动了他,也更坚定了他对表演事业的热爱。这里每天有无数人带着明星梦而来,但张程程的答案始终清晰:“我不求大红大紫,只想对得起镜头前的每一秒,不留遗憾。”或许,正是这份脚踏实地,才让他的横店故事格外动人。


浙江工人日报 劳动者 00002 要对得起镜头前的每一秒 2025-03-25 2 2025年03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