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看天下

社区食堂如何破局?

  (上接第1版)

  要实现从社区食堂到“社区枢纽”的质变,关键在于精细化运营与产业链延伸的双轮驱动。

  在供应链层面,江北大闸社区食堂的实践颇具启示:通过与本地农场建立直采合作并实施集中采购,成功降低20%食材成本。

  更前沿的探索来自杭州一家社区食堂,其引入中央厨房标准化生产模式,配合AI菜品分析系统预测需求,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有效遏制食材浪费。上海“光明城市厨房”,中央厨房的集约化生产将边际成本降低30%,20元均价的品质套餐使其成为年轻群体的网红打卡地。

  这些数字化转型不仅重塑着供应链,更通过数据分析实现需求预判,将餐食浪费率从15%降至5%以下。

  这种供应链优化不仅关乎成本控制,更为服务升级奠定物质基础——余姚东江社区“共享食堂”正是凭借成本优势,将餐厅转型为包含怀旧博物馆、音乐教室的“邻里共享大厅”,通过每月30余场活动重塑社区社交生态。

  鄞州一家社区食堂负责人介绍,他们目前正在酝酿将青年夜校、暑期托班等教育服务嵌入餐饮场景,形成跨代际、多需求的复合型社区空间。

  当基础服务形成规模效应后,如何在保持公益底色的同时提升市场竞争力?

  宁波“芝味里”食堂借鉴商业快餐经验,以会员积分体系和标准化菜品库实现40%的复购率提升。

  北仑一家智慧食堂的“称重计量自助餐”模式,既实现35%的食材损耗下降,又获得95%的老年客群满意度。

  这些数据表明,当政策支持、数字赋能与社会资本形成合力,“舌尖上的民生工程”完全可能突破传统认知边界。

  社区食堂的转型,是一场关乎基层治理智慧的实践。

  从“银发专属”到“全龄共享”,宁波的探索证明:唯有打破“食堂即餐厅”的思维定式,以空间重构、服务分众、资源整合激活内生动力,才能让这一民生工程真正成为“幸福港湾”。

  当公益初心遇见市场活水,社区食堂的进阶故事,正为共同富裕写下温暖注脚。


浙江工人日报 看天下 00004 社区食堂如何破局? 2025-03-31 浙江工人日报2025-03-310000400032 2 2025年03月3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