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给涉企检查立规矩: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一次到位
本报讯 记者胡翀报道 针对企业反映强烈的检查频次高、多头重复检查等问题,浙江省日前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创新推出“清单查、统筹查、分类查、综合查、亮码查”五项机制。昨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介绍解读《实施意见》有关情况。
检查频次过高、多头检查、重复检查等问题长期困扰企业经营,群众反映强烈。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规范涉企检查成为代表委员热议话题。党中央、国务院也相继对规范行政执法作了要求和部署。浙江省此次出台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管住风险、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护航发展”理念,通过合理设置检查频次、科学把握执法力度,确保行政检查于法有据、精准高效。
发布会上详细介绍了“五查”机制的亮点。“清单查”,做到依法依规。逐项明确检查的对象、内容和方式,并纳入线上统一管理,做到“清单之外无检查”。“统筹查”,做到减量控频。最大程度整合归并内部不同科室之间、不同部门之间的检查计划,努力让企业不再经历“今天你来查、明天他来查”的烦恼。“分类查”,做到科学精准。推动建立分级分类的检查制度,综合风险程度、信用评价等情况,对企业画出肖像,实施差异化检查。逐步实现好的企业少查或不查。同时,还将大力推广远程监管等非现场检查方式,让企业更无感、检查更精准。“综合查”,做到协同高效。作为浙江首创——“综合查一次”,全面推行多部门“一张表单通查”、跨部门简单事项“委托查”等举措,严控入企检查频次、时间和人数,确保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亮码查”,做到全程管控。把“亮证执法、亮码检查,无码不查、无码无效”作为执法人员入企检查的标准程序和规范要求,每一个码对应一次入企检查,全程上线、全面留痕,企业通过扫码就可以清楚知道谁来查,查什么,结果怎么样,并且对检查过程进行评价;监督部门通过对码的追踪就可以开展实时监督。
据悉,五方面的创新举措都依托全省统一的执法监督平台来支撑实施。目前这个平台已经贯通省市县乡四级,覆盖42个执法条线,基本实现了行政执法“一网统管”。下一步,我省还将加快推进人工智能辅助行政执法工作,开发更多“小快灵”的模型,提升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智能智慧水平。同时,把规范行政检查作为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的重要内容,多渠道收集涉企执法不规范的线索,及时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对乱检查的查处力度,严肃责任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