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浙工会

小提案“撬动”民主治校大格局

浙江大学工会创新教代会制度助力高校民主管理

教代会代表走进异地科创平台了解情况、建言献策。

  记者金钧胤报道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东南角的行政服务大厅,20多个窗口正在井然有序地为师生办理各种业务。“过去要跑多个校区、多个部门的手续,现在在这里可以一站式办结。”行政服务大厅管理中心副主任杨波说,“这个服务全校师生的‘校园政务中枢’,正是源于教代会代表‘设立学校行政服务中心’的提案。”

  近年来,浙江大学工会紧握职工代表大会制度这把“金钥匙”,构建起“党委领导、行政支持、工会运作、教职工参与”的民主管理新格局。大到校园数字化转型,小到食堂窗口的智能评价系统,教职工们的智慧通过教代会制度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学校发展的强劲动力。

  数据是校园民主管理的最好见证:目前,在该校教代会代表构成中,教学科研一线人员占比达68.1%,青年教师代表占42.7%。近三年来,学校与学院两级累计召开专题听证会百余场,收集整理意见建议416条,其中55.3%通过“分类办理、分级落实”机制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

  “教代会不是‘走过场’,而是教职工参与治校的‘主阵地’。”浙江大学工会常务副主席张子法介绍,浙江大学党委始终将教代会工作视为推进依法治校、实现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每年专题研究教代会相关工作,并明确要求“凡是涉及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都要提交教代会讨论,凡是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提交教代会审议通过,凡是学校推动的重要工作都要向教代会报告”。

  线下会议并不是浙大校园里唯一的“民主阵地”,落实落细民主管理,离不开数字化手段。2023年,浙江大学全新升级“智慧提案系统”,提案的提出、审理、办理等各个环节,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理,代表们用手机就能实现“云督办”提案进展。

  有了“云督办”,也需“实地看”。在浙江大学的环湖跑道建设现场,教代会代表们“组团”手持设计图纸,对照着刚铺设的藏青色沥青路面仔细勘察。环湖路线规划、跑道宽度、透水材质选用……代表们像绣花一样把关每个细节。“脚上沾泥,才能心中有数”成为广大代表的共识。

  为让“纸上建议”化为“地上实景”,浙江大学工会为此建立了一揽子制度:建立校领导领办提案机制,由分管校领导牵头破解提案中的“硬骨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针对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提案形成“一案一专班”工作模式;完善提案回头看机制,建立“交办—督办—反馈—评议”全周期管理台账,确保“诺必践、践必果”……

  在浙江大学,随着教代会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教职工代表的“表决器”逐渐成为学校改革的方向标。2022年修订的校院两级教代会实施细则,将人才评价改革、科研自主权下放、跨学科平台建设等21项重点领域纳入决策范畴;《浙江大学章程》、学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等重大问题,先后在教代会上审议通过;教职工岗位聘任、人才专项房申购销售办法、学术不端行为查处细则等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在教职工代表手中逐一落地……

  如今,民主治校的实践已融入浙大校园的每个细节:食堂窗口的智能评价系统实时收集师生反馈;人才房申购政策经教代会审议后公开执行,确保程序公平?;“优化职称评审流程”“开展有组织科研”“改善实验设备共享机制”等提案均转化为具体政策……这些暖心举措共同勾勒出“浙大人”共治新篇章。


浙江工人日报 浙工会 00002 小提案“撬动”民主治校大格局 2025-04-04 浙江工人日报2025-04-040000200011 2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