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废旧油桶”围出“职工议事厅”

产业工人们抒心声破难题

产业工人在“油桶议事厅”里讨论。

  记者李凡 通讯员乐莹琼、郑颖思报道 近段时间以来,每到周三中午休息时间,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街道玉山工业社区的“油桶议事厅”就热闹了起来。身穿志愿者马甲的产业工人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用废旧油桶翻新改造的“议事椅”上,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工友们近期“投递”的难题和建议。

  “公交车路线是不是能优化调整?我们上下班乘坐公交车会更方便些。”产业工人小李说出了近段时间工友们反映最多的问题。话音未落,一旁的王大姐立即接上:“对对,园区里很难停车,还是公交车方便、安全。”

  “不如这样。”产业工人老张说,“咱们统计下工友们乘坐公共交通的人数,大家想要增设的站点点位和班次需求等,然后把这些基础信息收集起来,让玉山工业社区帮忙联系如何?这样效率更高!”“有道理,我们先记一下。”老张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整理交通需求清单排上议程,大家又开始了下一个问题的讨论。

  据了解,玉山工业社区里有一个由“工人邮筒”改造而成的意见收集箱,专门用来收集产业工人在工作中的意见建议,以“倾听者”的姿态24小时不间断地接收着来自社区两万余名产业工人的心里话。在“油桶议事厅”里上演的场景,更是让原本只属于个体的只言片语变成具有集体性、公共性的具象讨论,产业工人们围坐在一起,从一开始的“旁观者”化身成为“参与者”,充分焕发工人阶级主人翁精神,推动解决职工群众关注的急难愁盼问题,让玉山工业社区的基层社会治理散发着“机油味”。

  在如今的玉山工业社区,由产业工人们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每周三都会来到“油桶议事厅”,把职工反映的意见建议带给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大事小事畅所欲言。从“提出—协商—落实—反馈”,问题解决的闭环在细节里转动,比如配电箱安全隐患的信不仅引来了检修队,还催生出工人自主成立的“安全巡查小组”……先后有70多条议题,都得到了积极响应和解决。

  “以前觉得‘治理’是干部们的事。”产业工人老张用满是茧子的手摩挲着油桶边缘,想起曾经在流水线上拧的螺丝,“现在懂了,原来我们写的每一封信、提的每一条意见,都是在给社区‘拧螺丝’。”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废旧油桶”围出“职工议事厅” 2025-04-16 浙江工人日报2025-04-160000100005 2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