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两地“造血功能”和内生发展动力
青田平湖共培互育技能人才
本报讯 通讯员徐小骏、荣怡婷、余自强、黄晓芬报道 开机检查机床、调试量具,熟练地用扳手调整好卡座,然后迅速放上坯料、固定位置、设置参数,再按下启动键……4月14日,在青田的浙江双科阀门有限公司加工车间,只见机加工操作员滕俊浩整个工作过程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去年10月,在“双科阀门”当学徒的滕俊浩,借助平湖、青田两地携手开展数控车工职业技术培训之际,跟随大部队来到平湖技师学院开展技能培训。当地通过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并依托国家级公共实训基地优质教学资源,为滕俊浩等一批来自青田的学员开展了“量身定制”的培训。“‘定制培训’有效破解了我们的难题,让我们受益匪浅,成长飞速。”滕俊浩表示。
青田和平湖,一个位于瓯江之畔,一个位于东海之滨。如何缩小“山海”差距,实现“山海”双向奔富?近年来,两地聚焦双方“所需”“所能”,把“山”的特色与“海”的优势结合起来,持续扩大在人才培养上的合作力度,走出了一条“人才山海共育、队伍山海共建、发展山海共赢”的融合贯通新路径。
(下转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