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一起学

学以致用

传承匠心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杨名

  跟着名匠学技能是怎样一种体验?在湖州市技师学院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钻研技艺,不断刷新个人最佳成绩;他们带徒教学,不遗余力指导学生勇闯赛场,载誉而归。数控车工高级技师戴凌艳就是其中一员,日前,她成功入选2024年“浙江工匠”培养项目人员名单。

  见到戴凌艳时,她正和竞赛团队的学生们讨论更新教具的相关事宜。作为老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17年间,戴凌艳善于接触新鲜事物,也乐于学习新的教学课程。她在全省率先开展3D打印技术教学,并组建竞赛团队,让学生学习更前沿的知识,在教学创新路上走在全省前列。

  2022年,学校开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专业,增材制造工程(3D打印)成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利用3D打印技术为课堂打印教具是竞赛团队每学期的一件大事。“例如,在《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可以打印出如台虎钳、蜗杆传动、齿轮传动等机械模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来学习。”戴凌艳说,这些课程比较抽象,机械传动的原理靠课堂理论讲解,没有真实体验,会导致同学们对知识理解不深、不透的问题。从设计、打印、组装,到成品的使用,一周左右就能完成3D打印教具,很好地解决了传统教学中的痛点。“成本低、自身重量也更轻。还能根据教学需要,定制化地设计各种教具,从而提高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校,戴凌艳往返于办公室与专业教室、工作室之间;在工作之余,她往返于学术会议之间。在不断磨砺中,她逐渐在设计教育界打开了新局面,为学校的学科建设和学院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她所教的学生中,许多都在省级及以上技能比赛中获得过奖项,学生代正洋就是其中一员。

  “像我们刚开始参加的一个3D打印比赛,比赛时间是12个小时,在平时训练中,戴老师对我们非常严厉,在比赛前一个月反复训练,每一个作品的完成时间都必须控制在6至8小时之间,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11点结束,她时刻都陪着我们。”回忆起赛前老师的陪伴,代正洋至今仍历历在目。功夫不负有心人,2023年,代正洋凭着扎实的专业技能一路披荆斩棘,斩获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为了让3D打印在教育领域全面普及,培养3D打印现代应用型人才,这些年来,戴凌艳利用自身专业优势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攻关,主持课题《基于智能设计与制造产业学院模式下的技师研修项目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级立项,主持参与7项省级课题研究,多篇论文获奖,出版教材3本;曾获第二届全国建材机械工业职业技能竞赛增材制造设备操作员赛项全国一等奖等荣誉;担任国家级技能比赛裁判3次,带徒青年教师3名,培养高技能人才2000余人。


浙江工人日报 一起学 00003 传承匠心技能人才“破圈”出彩 2025-04-17 浙江工人日报2025-04-170000300029 2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