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龙游女生放弃酒店管理职位转行卖猪肉——
青春不被定义活出花YOUNG人生
![]() |
陈秋霞在切猪肉。记者张戈 摄 |
记者张戈报道 当90后“女大学生”“酒店管理”“猪肉摊”这几个标签碰撞在一起的时候,会爆出怎样的火花?34岁龙游女生陈秋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职业上升期,毅然选择辞职,接手家里的猪肉摊,开辟出人生新的赛道。在充满烟火气的菜市场里,她用勤劳的双手,重新定义了“体面人生”。
“我的青春,我做主”
在杭州城西古荡农贸市场二楼的一个猪肉摊前,记者见到了这位小有名气的“猪肉西施”陈秋霞。说她小有名气,是因为在这个农贸市场里,不管卖菜的,还是买菜的,都对她的“事迹”略有耳闻。
凌晨6点多的农贸市场喧闹不已,小陈早已在自家的猪肉摊前忙活开了。1.7米的瘦高个,白皙的皮肤,温暖的笑容,小陈热情地招呼着每一位顾客。你很难想象这个温柔甜美的女孩子,骨子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说起自己转行卖猪肉的故事,小陈打开了话匣子。
2012年,陈秋霞从绍兴文理学院商务英语专业毕业。毕业后的几年里,她辗转干过好几份工作:开过网店卖服装、外贸公司里干过业务员、工厂里当过会计……从衢州到宁波,最终她来到了杭州,入职一家酒店工作。凭借着出色的工作能力,她很快升任了酒店大堂副理一职,月薪近万元,职业前景一片光明。
然而,程序化的职场环境和呆板的工作模式,让小陈逐渐感到迷茫。一次偶然的机会,婆婆的手受伤了,家里的猪肉摊无人照看,她便请假回家照料了几天。也就是在那几天里,她发现自己渐渐对卖猪肉这份工作产生了好感,“那种踏实感和人情味,是写字楼里没有的。”
“人生不应该被定义,而应该有更多种可能。我的青春,我做主!”没有一丝丝迟疑和犹豫,小陈毅然辞去了酒店的工作,回到家中操持起猪肉摊的生意。
“就算卖猪肉,我也要卖出个名堂来”
既然决定当老板,就得好好干!“就算卖猪肉,我也要卖出个名堂来。”带着这样的信念感,陈秋霞开始了早出晚归的生活。“你可别小瞧了卖猪肉,里面的学问可大着呢。”小陈笑着对一脸疑惑的记者解释道,“从整猪宰杀到部位切割,从摊位营销到供应链管理,这里头包含了生物学、人际沟通学、营销管理学……要想干这一行,不难;要想干好这一行,挺难!”
大学学的商务英语,之后从事酒店管理,现在卖起了猪肉,这些经历可以说毫不相关,但令陈秋霞自己也没想到的是,恰恰是这些经历让她在猪肉行业找到了用武之地。“酒店管理和卖猪肉,本质上都是服务行业,只是场景不同而已。”小陈说,来古荡农贸市场买菜的年轻人居多,有时还有外国人,英语便派上了用场,她能和外国顾客进行无障碍交流。
在卖猪肉的过程中,陈秋霞还巧妙地引入酒店式卫生标准和精细化分割技术,按顾客的要求,提供定制化切割服务,受到了顾客的青睐。
有的顾客来了第一次之后,就认准了小陈的摊位,只要买猪肉,第一个就想到她。而小陈也决不辜负顾客们的期待,她努力让自己成为有心人,只要顾客来一次,她就用心记住他们的喜好,下次再来她就能提供针对性服务。一来二往,小陈细致贴心的服务,让顾客们赞叹不已。“顾客夸我服务好,比我拿KPI考核更有成就感。”
就这样,小陈的猪肉摊生意越来越红火。为了方便做生意,也为了一家人能有更好的生活。前年,小陈和家人从杭州汽车西站附近的租赁房里搬了出来,住进了古荡农贸市场旁自购的商品房,“能靠双手劳动,让家人的生活越来越好,我很满足,也很骄傲。”小陈说。
“职业无贵贱,要走最适合自己的路”
“作为年轻人的代表,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听到记者的提问,小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可不是什么代表,现在敢于突破传统、勇于接受挑战的年轻人可真不少哦!”小陈告诉记者,光古荡农贸市场里,就有好几个摊位的摊主都是90后,甚至95后。标新立异的年轻人早已打破对职业的传统观念,“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人生也不是单选题,适合自己的路,才是最好的路。”
要想未来的路越走越远,小陈也有自己的盘算。她计划未来能注册属于自己的商标,并进一步发展线上经营,通过短视频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这当然还只是我的美好梦想,但我一定会努力去实现。”
奋力奔跑的陈秋霞,正在自己热爱的猪肉行业中发光发热。一个大学生卖起了猪肉,在别人眼中或许有些另类,但陈秋霞却笃信“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或许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它不在于规定人生的轨迹,而在于培养在任何领域都能发光发亮的能力。而陈秋霞向每一个奋斗向前的年轻人证明: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时代,“体面”的定义权正回归劳动者自己手中。只要肯努力,未来无极限。
采访即将结束时,小陈接到了酒店配送猪肉的电话,她二话不说,推上电动车就出发送货去。落日余晖中,她的背影,清晰且明亮,信心满满的她正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