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浙工会

以温柔之名守护“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工会绍兴分公司委员会嵊州分工会干事 杜洁霞

杜洁霞在妈咪暖心小屋作介绍。

  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工会绍兴分公司委员会嵊州分工会的一员,我始终将女职工的冷暖放在心上。每一次与姐妹们的每一份调研问卷的反馈,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她们的需求:有人因健康知识匮乏而焦虑,有人因担心职场形象不佳而缺乏自信,有人被工作压力压得喘不过气,还有人因法律意识薄弱权益得不到保障。这些声音让我意识到,工会不仅要当好“娘家人”,更要用行动搭建起一座连接需求与关爱的桥梁。

  健康护航,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在筹备“名医进企”健康管理计划时,我曾担心此类活动专业性太强,会让姐妹们望而却步。但看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专家用生动的案例讲解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性时,大家听得入神,甚至主动延长提问时间。看到这些,我才明白,权威的健康指导正是大家迫切需要的内容。一位大姐会后红着眼眶说:“以前总怕体检,今天才知道早筛查能救命!”这句话让我更加坚定:健康服务的核心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消除恐惧、建立信任。为此,我们不仅开通了专家咨询绿色通道,还建立了女职工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回访,真正实现从治病到预防的转变。

  形象赋能,用小细节撬动大自信。我们工会开展的“5分钟通勤妆”课程,最初只是试点,却意外成了最受欢迎的项目。记得第一次课堂上,一位网络部的姐妹紧张地问:“上班时间化妆会不会显得不专业,我们化妆给谁看?”造型师用“职场妆容是尊重,也是竞争力”的回答打消了她的顾虑。当大家互相帮忙画眉、分享口红时,我感受到大家在发生改变,不仅是妆容的变化,更是自信在萌芽。一位营业厅女职工反馈:“客户夸我形象专业,业绩也提升了呢!”这些点滴让我明白,工会的赋能不仅是技能培训,更是帮助女职工在职场中找到自我价值。

  心灵滋养,让关怀渗透每个缝隙。在策划“香薰工坊”时,我曾问自己,“手作活动真能缓解压力吗?”直到看见一位二孩妈妈在调香时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她说:“这半小时,我终于不用想工作和孩子了。”那一刻,我意识到,心灵关怀的载体可以很简单——一杯花茶、一缕香气、一次专注的手作时光。“鲜花送岗位”行动中,我们特意选择不同花语的花朵,康乃馨致敬坚韧,向日葵传递阳光。一位性格内向的姐妹收到花后主动参与活动,她说:“原来工会记得我们的喜好。”这些细节让我懂得,仪式感不是形式,而是用心看见每个人的需求。

  法治护航,从知识到行动的破局。开展普法工作曾让我倍感压力:法律条文枯燥,如何让大家真正用起来?在“守好红色根脉·班前十分钟活动”法治微课堂中,我们摒弃照本宣科,改成模拟真实案例。比如,在“孕期调岗纠纷”的情景下,让姐妹们进行角色扮演和现场辩论。当一位女职工用《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成功“维权”时,全场掌声雷动。我们开展的线上竞答活动更是掀起学法热潮,答题正确率从最初的58%提升至90%以上。当解读《考勤管理办法》“职工有学龄前子女,因病(医生证明)需照顾的,可享受1天/月的护理假,为全薪假期”时,会场一片掌声,有姐妹说:“《办法》修订了两年,从来没去关注过还有这种假期,真的是涨知识了!”的确,法律不能只是纸上的字,而要成为我们手里的盾牌,这也是我们“娘家人”继续深耕法治赋能的动力。

  “娘家人”初心不变,在共情中共同成长。在推进各项活动过程中,我也曾遭遇质疑,“工会搞这些‘花架子’有什么用?”但当我看到职工主动要求追加体检项目、法律咨询量同比下降20%、姐妹们在“点赞墙”分享活动照片并标注“工会暖心瞬间”时,所有的努力都有了答案。因参与工会活动积极、表现突出,我推荐一位新入职的00后女孩评选“工会积极分子”时,她说,“我入职时间不长但能参与评选,这让我觉得我是被认可的,也说明职场女性从来都不是孤军奋战。”这句话让我热泪盈眶——工会的使命,不正是让每个人感受到“被看见、被支持”的力量吗?

  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娘家人”的细腻与执着,深化“健康+形象+心灵+法治”关爱矩阵:探索“数字健康管理平台”,开发“AI职场形象顾问”,开设“心理树洞热线”,推动维权案例库建设。我深信,当工会的匠心与女职工的智慧同频共振,定能在数智化浪潮中书写更多守护“她”的温暖篇章。


浙江工人日报 浙工会 00002 以温柔之名守护“她” 2025-04-30 浙江工人日报2025-04-300000200015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