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小时外厂长”昼夜守护城市脉搏
![]() |
庞向阳在华电半山公司“度度关爱”公众开放日,为“小小记者们”讲述天然气发电原理。 |
通讯员秦锡珉报道 深夜的杭州城北,京杭大运河静静流淌。位于运河之畔的国内首座百万千瓦级燃气发电企业——杭州华电半山发电有限公司,集控室内电子屏幕闪烁如星,参数曲线此起彼伏。值长庞向阳正向省调汇报:“负荷调整完毕,机组运行参数正常。”他的声音沉稳有力,仿佛深夜的寂静从未影响他的专注。
作为浙江省电网重要统调电厂和杭州市主要保安电源的值长,这位90后年轻人已在倒班岗位上守护了11个春秋。“每个参数都是设备的心跳,值长就像是时刻把脉的医生。”当被问及值长岗位的特殊性时,被同事称作“阳Sir”的庞向阳表示:“都说值长是‘八小时外的厂长’,这不是一个自吹自擂的噱头,它代表着实干、担当和责任。”
“八小时外厂长”
2014年,23岁的庞向阳以新手小白的身份踏入华电半山公司。彼时,这家曾以燃煤发电为主的老厂,正经历着向清洁能源转型的阵痛——燃煤机组陆续关停,取而代之的是6台高效燃气机组,环保指标远低于国内标准。庞向阳的职业生涯,恰与这场绿色革命同频共振。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可以简单理解为值长是在特定值班时段内的总指挥、总协调,有时候一个班要接打20多个电话。”庞向阳笑着解释。他需要统筹发电、调峰、设备维护、应急处置,并与电网调度部门实时沟通。2025年春节保供当日,半山公司迎来历史首次单日“五启五停、五机过夜”严峻挑战,他所在的值长团队凭借过硬的专业素养交出了一份“机组0故障”“调峰0延时”的高分答卷。
“别人约会看日落的时候,我们正认真监视着参数曲线。”庞向阳的幽默背后,是五班三倒的艰辛。中班下班后通常要凌晨2点左右才能睡着,夜班则要熬过生物钟的“至暗时刻”。“电厂人的浪漫,是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变成守护万家的勋章。”他如此诠释。
“主持控”与“电影迷”
谁能想到,这个整天与机组参数打交道的工科男,还是公司的“金牌主持”。2015年偶然接下的主持任务,让他发现了另一个自己。起初,庞向阳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这一试,竟让他的主持才华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对我来说,每一次主持都是一次挑战和成长的机会,这锻炼了我的文字功底和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应变能力和自信心。”他坦言道。他不仅在公司内部的各类活动中担任主持,还逐渐在上级的一些场合崭露头角。
除了是金牌主持,庞向阳还是个不折不扣的电影迷,并将这份对人文艺术的热爱,融入到他的工作中。他深知,作为一名电力员工,虽然每天的工作都是与单调的机组和复杂的参数打交道,但他们的使命却是为了让这座城市更加温暖、更加明亮。因此,他总是在工作中保持着一份热情和专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尊重。
跨界与突围
庞向阳说,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一段颇为独特的经历,那便是从生产岗位转至党建部学习岗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锻炼。“在生产一线岗位工作,我逐渐察觉到一种无形的隔阂,总感觉与外界社会的联系变得薄弱。”出于打破这种局面的强烈渴望,他抓住公司首次设立学习岗的契机,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到党建部学习岗学习锻炼。
“在这一年时间里,我接触到了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与理念,我不再局限于生产的范畴,而是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角度看待公司发展。”他提到通过这次锻炼,眼界得以拓宽,管理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下,市场化改革的浪潮打破了电力行业的传统格局,庞向阳正积极迎接这些变革与挑战。“想始终保持竞争力,就必须不断为自己‘充电’。”
“小时候觉得电是‘理所当然’,现在才知道每一度电都有故事。”当90后的标签与“八小时外厂长”的身份重叠,他代表的不仅是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更是对自我挑战与超越的生动诠释。他或许错过了无数个黄昏的浪漫,却在黎明前的寂静里,为城市点亮了永不熄灭的坐标。这位运河之畔的“光明摆渡人”,正在倒班表的方格里续写着新时代电力人的无悔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