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劳动者

第二季重磅启幕!

扫码更“睛”彩

  《和年轻人聊个天》第二季重磅启幕!带着对第一季的意犹未尽启幕,带着全新的故事启幕,带着正在燃烧的青春启幕。

  年少无畏,青春鼎沸。“盘一盘”加入第二季“群聊”的年轻人,总能寻得令人“瑞思拜”的碎片:有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的育婴师,在择业的十字路口,择己所爱、亦爱己所择,毕竟哪有那么多来日方长,奋斗应在当下;有拒绝做NPC,用努力点亮主角光环的炼化工人,在“躺平”和“内卷”之间选择“自推”,自学真本事,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还有一直坚持的他们,热爱了很久的他们,不曾轻言放弃的他们……走过万水千山,终与梦想重逢。

  他们坚持的事业看起来很难,实则确实不简单。他们坚守的信条是与其花时间解释,不如花时间证明。他们发出的宣言是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

  和年轻人聊聊天,面对“萌新”的脸庞,我们“问号”很大、对话很久、聊了很多。他们有故事,我们愿倾听。

  和年轻人聊聊天,我们本想长话短说,但说来话长。因此,第二季里“有图有真相”,一文多图的配置,让读者360°读懂他们。

  开场已就绪,我们周周见!

  向下扎根

  向上生长

  通讯员邹元辉报道 2022年1月2日,下夜班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以下称“镇海炼化”)00后职工姬梅洁刚进宿舍大楼,前台的物业人员递来两份还散发着油墨味的报纸,“小姑娘,你订的报纸到了。”

  “谢谢师傅。”姬梅洁接过报纸开心答谢。

  在这幢入住近200名青工的宿舍,就姬梅洁一人订了报,订的是《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

  早在2020年6月,在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举办的宁波企业双选会上,姬梅洁向镇海炼化递交个人简历。

  3个月后,从来没有离开过甘肃大地的姬梅洁来到了镇海炼化,成为该公司3#焦化装置的实习生。

  由于9月初宁波仍持续高温,即便没有水土不服,姬梅洁还是感到有些不适,尤其是饮食上的差异。但孤身一人的她不仅没有“小公主”的娇气,还自发在装置摸流程、紧跟师傅去现场巡检,不放过任何一次学习机会。一次巡检下来,爱出汗的她工作服都湿透了。因为学习刻苦,在历次的实习考试与考核中,姬梅洁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由于临时住所没办法订报,再加之倒班的工作节奏,姬梅洁只能跑去公司阅览室读报。

  为能顺利订上《人民日报》,姬梅洁等了一年多。

  2021年7月,姬梅洁已成为正式职工。因当时公司新建9#硫磺回收装置的人才培养需要,姬梅洁被安排在硫磺回收装置的1#汽提外操。也就是说,她只能放下原本已基本掌握的焦化装置工艺知识,从头开始学习硫磺回收装置相关知识。

  乐观向上的姬梅洁面对意外的岗位安排,没有任何抱怨,更没有一丝气馁,她拿起新流程图,重新用脚步丈量自己所在的装置,再次向新的技能学习发起冲锋,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从“焦化人”向“硫磺人”转型。

  当年年底,她娴熟地在手机上办完了《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征订手续,随后到大楼的物业办公室,请对方帮忙托收报纸。

  2022年,在镇海炼化第六届“最强操作”竞赛盲抽签环节,姬梅洁成为当届唯一的外操参赛选手。

  经过5轮现场赛的激烈角逐,姬梅洁所在的团队在23家单位的比拼中,争夺到了12家晋级半决赛的名额。经过淘汰赛,在最后只剩两道不定项选择题环节开始抢答前,姬梅洁所在团队成为4支参赛队的垫底一方。可谁也没想到,沉稳的姬梅洁在主持人宣布抢答“开始”后,连续两次抢到了答题权,并近乎完美地回答题目,展现了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自信。在评委给予“正确”的判断后,她成功为团队加了20分,使团队一跃成了第二名。

  没有横空出世的运气,只有不为人知的拼搏与努力。在一些时事政治答题中,因日常爱读报,姬梅洁的知识面超越了所有对手。

  今年3月,姬梅洁的工作岗位再次调整,成为在建的2#溶脱装置内操。为确保新建装置一次开工成功,下班后的她把自己关在寝室,陪伴她的不光有报纸,还有新装置的流程图和操作规程。薄薄的木门成了阻隔,门外是纷扰的世界,门内则是静谧的精神天地。

  育婴师陈希爱孩子,也爱扬帆学海,觉得陪伴小朋友成长很有成就感

  左手带娃 右手提技

  通讯员黄紫依、欧阳洪萍摄影报道 拿到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证书的那天,00后衢州女孩陈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拉着行李箱住进了堂姐的家。堂姐的孩子刚11个月,相较其他新生儿,这个宝宝的情况正适合她作为新手育婴师的首次实战考核。

  见到陈希时,她正专注地清洗宝宝的奶具和衣物。她的动作娴熟而细致,每一个步骤都透露出专业与耐心,完全不像个新手。“堂姐恰好给我提供了上岗机会,我可得好好珍惜,现在我负责宝宝的衣食住行,可全面了。”陈希说。

  在衢州保姆学院,陈希是同期学员里的优等生。课堂上,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实操手法,熟记产后妈妈每周的膳食搭配表。课后,她跟随有经验的育婴师学习护理知识,上网研究营养餐的制作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儿技能。“我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并且精力充沛,这就是年轻的优势。我们这行,青春和经验一样重要。”陈希说。

  在成为一名育婴师前,陈希也做过文员、客服,但枯燥的工作内容和较低的薪资让她感到迷茫,一番思索后,她决心投身家政行业。“很多人觉得这么年轻从事这一行很别扭,但其实我很喜欢小朋友,觉得带着小朋友一起玩是一件特别治愈的事。看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心里很有成就感。”陈希笑着说,“而且我这个人性子慢,做事也很有耐心,和这一行业很适配,我的目标是成为母婴护理领域的专业人才,我有信心一定能做到。”

  陈希的故事并非个例。近年来,衢州将家政服务作为促就业、助共富的重点产业,推出“衢州保姆”品牌——由衢州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依托衢州职业技术学院专业优势,挂牌成立衢州保姆学院,开展免费技能培训。

  地铁站务员赵悠悠动则篮下争锋,静则勤学善思,以球场经验驰骋“新赛场”

  跨界战术 弯道超车

  记者寿慧桢报道 杭州地铁1号线凤起路站,客流如织。身高1.75米的00后女站务员赵悠悠身形纤细,却是站里公认的“女汉子”。

  这称号从何而来?赵悠悠笑着说:“我以前是篮球运动员,体力这方面的确占优势。”这也成了她服务乘客的独特优势。

  话音未落,只见赵悠悠一个箭步上前,稳稳扶住一位乘客即将翻倒的行李箱,转身动作干净利落,依稀可见当年球场上侧身抢断的影子。“小姑娘,反应真快!”乘客由衷赞叹。

  这份敏锐与专业,更体现在对特殊乘客的关怀中。靠轮椅出行的张大妈对赵悠悠印象特别深刻:“这姑娘扶我去卫生间时的动作和其他工作人员不同,总提醒我搭她前臂,稳当又舒服。”后来才知,这正是篮球运动员保护跌倒队友的标准动作。

  3年站务员生涯,类似场景已成为赵悠悠的日常。今年初,对讲机传来紧急呼叫:“有乘客在车厢晕倒!”在站厅的赵悠悠闻讯疾驰现场。面对一位瘦小抽搐的年轻女乘客,她冷静协同同事将人移至轮椅,及时、有效安排列车离站。在等待“120”期间,她运用大学所学的推拿技能为乘客舒缓不适。“医生建议适当按摩,正好我能帮上忙。”事后接到乘客的致谢电话,她平静地说。

  若非自述,旁人很难将眼前这位干练的站务员与女篮队员直接挂钩。然而,反应迅捷、处置冷静——这些球场淬炼的能力,正是她驰骋地铁“新赛场”的宝贵“经验值”。

  从小学入选校篮球队到大学攻读体育师范专业,篮球贯穿了赵悠悠整个学生时期的成长轨迹。毕业后没有从事与体育专业相关的工作,是否感到可惜?赵悠悠斩钉截铁地说,“完全不会!”做站务员和打篮球有许多相似之处。“处理地铁站务工作和破解球场紧张局势异曲同工。”赵悠悠在车站调度室监控屏上比划着:“观察要像裁判追踪违例,定位需如‘控卫’预判传球路线,处置则要具备中锋的果决。”球场上的思维让她在岗位上创造出多个“跨界战术”:把赛场上的协同作战方式转化为站内巡查方式,使异常事件发现效率显著提升;将篮球站位应用于大客流疏导……在近期地铁失电演习中,她从容应对乘客滞留、电梯故障、列车停运等多重危机,应急能力脱颖而出。

  成为地铁站务员3年来,赵悠悠没有中断与篮球的故事,休息时会抽出半天或者一天的时间打球,体育馆、小区篮球场、集团球场都有她挥洒汗水的身影。2024年,她还代表单位参加了杭州市建设工会系统的篮球赛,并取得了个人良好成绩。除此之外,她还考取了二级篮球裁判证,“是热爱,也是换种方式参与这项运动。”

  “谁说竞技场只能在体育场?”赵悠悠目光炯炯,望向地铁监控屏上流动的人潮,眼中的光芒如当年那个扣篮少女。如今,她的新目标是考取地铁值班站长资格,那是统筹全站运营节奏的“中锋”角色。从球场到站台,年轻的她正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跨界新篇。

  姬梅洁正在新建中的镇海炼化公司2#溶脱装置核对流程。

  工余时间,姬梅洁喜欢去图书馆读报。

  经过不懈努力,陈希考取了上岗证。

  陈希练习实操手法。

  赵悠悠向乘客们介绍购票机功能。

  穿着球衣的赵悠悠。


浙江工人日报 劳动者 00004 第二季重磅启幕! 2025-06-24 浙江工人日报2025-06-240000400032 2 2025年06月2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