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品生活

奔赴一场轻松的毕业之旅

图片来源网络

  随着中高考的落幕,千万学子卸下重担,一场以“放松”与“犒赏”为主题的消费热潮也随之涌动。准考证,这张承载了拼搏与汗水的纸片,此刻正悄然转化为开启新体验的“经济通行证”。从文旅景点、餐饮住宿到电子产品、兴趣培训,“准考证经济”热度攀升,各地商家纷纷推出专属优惠,敏锐捕捉着考后释放的巨大消费潜力。

  家有毕业生,愿他们在放松之余,也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留下属于青春的独特足迹与思考。

  带上准考证,去“好运岛”免费游玩吧

  不知不觉,2025年的中高考都落下帷幕了,祝愿各位考生学子:硕果累累,荣耀登榜,未来无限。而随着毕业季来临,各地有不少景点宣布,专门为中高考毕业生免票,带上准考证快快计划起来!

  七里扬帆景区——

  懒人必去的绝美景点

  七里扬帆景区,是一个景色秀美、令人陶醉的4A级景区,它位于富春江的起点,是富春山居图的实景地。所乘坐的游船停在两个地点,分别是子胥渡和葫芦瀑布,途中风光美得让人心醉。尤其是富春江,碧波荡漾,两岸青山如黛,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卷缓缓展开!

  位置:杭州市建德市梅城镇严东关路

  千岛湖好运岛景区——

  连呼吸都在转运

  千岛湖好运岛景区,一个“连呼吸都在转运”之地,拥有好运广场、好运阁、孔雀园、森林狩猎场、瑶台、水上游乐场等亮点!乘船穿过翡翠色的湖面,雾气缭绕的瞬间仿佛闯入仙境。置身其中,摸一把红字奇石,接一捧好运水,好运buff直接拉满!另外,喜欢美景的,可以俯瞰新安江大坝,远处的千岛湖景色尽收眼底。

  位置:杭州市建德市横千线铜官峡情人谷好运岛景区

  温州雁荡山景区——

  探秘东南第一山

  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国家首批5A级景区雁荡山位于温州市东北部海滨,山水奇秀,天开图画。因“岗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鸟名。雁荡山山水形胜,以峰、瀑、洞、嶂见长,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2025年全国中、高考学生凭本人身份证、准考证或录取通知书可免费进入雁荡山灵峰、大龙湫、灵岩、方洞、三折瀑、雁湖、显胜门、羊角洞等景区。

  位置:温州乐清市雁荡山镇

  台州神仙居景区——

  浙东仙境的山水密码

  神仙居地处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及淡竹乡境内。仙居县本就有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貌特征,而神仙居就镶嵌在这片充满自然韵味的土地上。从大的地理区位来看,它位于浙江的东南部,处于括苍山脉中段。

  即日起到9月1日,2025神仙居暑期师生免费游活动正式开启(免费门票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

  准考证在手,不仅可以畅游“浙里”,还能领略祖国大好河山,北京、湖北、河北以及江苏、陕西等多地也纷纷加入“准考证”免票畅游的行列。

  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即日起至8月31日,2025届中、高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可免景区门票。(温馨提示:仅限入园前兑换,已购票不退费。个人信息严格保密,景区郑重承诺安全守护)

  湖北黄鹤楼公园:即日起,黄鹤楼公园为高考学生免费送福利,应届高考毕业生凭借准考证可免费敲千禧钟祈福。

  河北野三坡景区:即日起至8月31日面向全国高考生实行免票政策。2025年全国应届高考生可凭本人高考准考证或录取通知书及身份证免费游览百里峡、鱼谷洞泉、龙门天关、百草畔四大景区。

  江苏马陵山景区:即日起至8月30日,考生凭准考证/准考证照片、身份证,可在马陵山、窑湾古镇景区游客中心免费换取门票。

  陕西华清宫:2025届中高考生凭借准考证+身份证,可免费畅游华清宫景区。

  安徽黄山风景区:凭本人学生证原件(7、8月份含本人当年中、高考准考证原件)的全日制本科及以下学生。可享受景区门票半价。

  九华山风景区:6月15日~8月31日,推出“莘莘学子游九华”活动,全国范围内,参加2025年夏季中、高考学生,凭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可享受核心景区门票免费以及酒店、民宿、餐饮打折等优惠政策。

  怎么样?大家对2025年中高考毕业生福利感兴趣吗?欢迎留言讨论!

  (据央视新闻、新华网等)

  “考后经济”升温,消费需红火又不失理性

  ■木须虫

  随着2025年全国高考结束以及多地中考陆续结束,毕业游等需求持续释放,“考后经济”升温。产业链上市公司也从主题活动、体验项目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抢抓暑期旅游热潮。去哪儿网平台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在毕业旅行订单中,长线游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35%。

  从毕业旅行的热潮到电子产品消费的增长,从驾考培训的热门到各类娱乐活动的火爆,考生们压抑多年的消费欲望如井喷般释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布局,暑期市场一片红火,“考后经济”正在成为周期性经济现象。然而,在这消费狂欢的背后,如何避免非理性泡沫滋生,让“考后经济”既繁荣又健康,成为一道亟待解答的社会考题。

  “考后经济”的火爆,是内需活力的生动体现。景区推出的免票政策、旅游公司打造的沉浸式体验项目,不仅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产业链发展,更通过“旅游+”战略弘扬传统文化,实现了经济效益与文化传承的双赢。考生通过旅行拓展视野、家长通过消费表达关爱,这种以消费为纽带的情感互动,为经济复苏注入活力,也为社会情绪提供出口,其积极意义不容忽视。

  但繁荣之下暗藏隐忧。多年应试压力下的考生,普遍存在“补偿性消费”心理,将压抑的欲望转化为报复性消费。部分家长将孩子的高考视为“人生唯一一次”的特殊节点,对消费有求必应,甚至纵容攀比。这种非理性消费不仅加重家庭负担,更可能扭曲青少年价值观,埋下盲目消费、不懂节制的隐患。

  要让“考后经济”行稳致远,需多方共筑理性消费防线。于家长而言,应把握关爱与引导的尺度,将“考后消费”视为培养财商的关键契机。比如,与孩子共同制订消费计划,区分“必要”与“欲望”,鼓励通过兼职赚取零花钱体验劳动价值;于企业而言,需在营销中注入责任,避免以“毕业狂欢”“青春无悔”等话术煽动冲动消费,推出更多性价比高的务实产品;于社会而言,学校可开展消费教育讲座,媒体应传播理性消费理念,共同构建健康消费生态。

  “考后经济”不仅是经济现象,更折射出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唯有以理性为锚,方能避免消费狂欢被异化为价值迷失。当红火的市场与清醒的消费意识相伴而行,这场“人生转折后的消费第一课”,才能真正成为助力青少年成长的养分。


浙江工人日报 品生活 00003 奔赴一场轻松的毕业之旅 2025-06-25 浙江工人日报2025-06-250000300022 2 2025年06月25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