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外卖小哥“被身亡”不该是“赚钱的流量”

  ■郝东梅

  日前,在广州街头一名身着黄色工服的外卖骑手突然倒地,路人纷纷上前施救。然而几分钟后,一则“单王倒下身亡”的视频在网上传播。美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骑手是因低血糖晕倒,身体无恙。这名骑手目前的配送单量在站点里并非“单王”,属于中低水平。面对“被身亡”的恶意造谣,骑手本人已报警。(6月24日《中国青年报》)

  一位外卖骑手因低血糖倒下,路人纷纷伸出援手。这本是城市温情的写照,却在几分钟后化为冰冷的流量密码——“单王倒下身亡”的谣言如毒蛇般在网络上蔓延。当骑手本人被迫报警自证“未死”,当企业不得不动用法律武器维权,我们惊觉: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正沦为短视频时代最廉价的“流量血包”。

  这些恶意营销者以精准的毒辣眼光,编织出一套完整的“新就业群体悲情剧本”。从“猝死”到“跳楼”,从“过劳”到“被欺压”,每个精心设计的虚假场景都直击公众最柔软的神经。清华大学的研究数据触目惊心:涉“骑手、网约车司机”谣言年增长率超150%,骑手相关谣言占比高达28.72%。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被肆意消费的个体尊严,更是社会善意被系统性透支的警报。

  更令人心寒的是,这条恶意产业链已形成高度分工的“制毒流水线”。有人负责伪造场景,有人负责撰写脚本,有人操控账号矩阵传播——他们如同嗜血的秃鹫,盘旋在每一个可能引发关注的“事故现场”上空。当“骑手猝死”的剧本被反复套用,当“网约车司机跳楼”的故事被批量生产,其本质已非简单的造谣,而是对社会良知的工业化屠宰。这些躲在屏幕后的操盘手,用虚假的眼泪浇灌着流量的毒花,最终在平台的算法推荐下绽放成噬咬社会信任根基的恶果。

  面对这场针对新就业群体的“数字围猎”,仅靠企业维权与个人报警无异于杯水车薪。“清朗·整治短视频领域恶意营销乱象”专项行动,必须化为持续的高压之剑。平台当承担主体责任,对打造悲惨人设、虚构苦情戏的账号实施“一次造假永久封禁”;司法机构需激活网络诽谤罪的利齿,让恶意造谣者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公众更需提升媒介素养,对煽情内容保持警惕——毕竟每一次不经核实的转发,都在为这条黑色产业链输送弹药。


浙江工人日报 一版要闻 00001 外卖小哥“被身亡”不该是“赚钱的流量” 2025-06-26 浙江工人日报2025-06-260000100011 2 2025年06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