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技能化为“防诈盾牌”
浙江工商职院学子赴社区开展“金融+社工”实践活动
![]() |
《真假客服》反诈情景剧场景。 |
本报讯 通讯员姚敏明、岳雨嘉报道 “阿姨,遇到‘客服理赔’要银行卡号怎么办?”“简单!挂电话、查官方APP!”近日,在宁波市安丰社区活动中心,满头银发的陈阿姨在“反诈棋盘”上掷出骰子后,迅速答出通关秘诀,引得围观居民纷纷鼓掌。
这是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金融服务与管理专业学生设计的理财互动游戏“骰子保险局”场景。今年6月份以来,该校经济管理学院组建的金融专业23级学生志愿者团队先后走进宁波三大社区,开展了一系列别开生面的“金融知识普及+社会工作服务”实践活动。
如何让老年人守住自己的钱袋子,使金融知识简明易懂?学生们亮出“三板斧”:他们把保险知识融入5×5格大棋盘,居民摇骰子应对“住院理赔”“保单退款”等陷阱;设计“理财健步走”趣味学环节,邀请居民在互动游戏中回答理财知识题目,建立起“识破可疑电话、投资骗术”的防诈意识;“证券盲盒”则通过抽签答题有奖的形式,助力大家增进了对各类金融产品的特点、风险和收益的基本认知。
“警察办案不会电话转账!更没有‘安全账户’!”在宁波安丰社区活动室,学生小林高举“假警官证”道具大声揭骗。她和同学们将《真假客服》反诈剧本搬进社区,把“冒充客服+公检法”的连环骗局拆解成通俗情景剧。当看到剧中人因闺蜜提醒避免了20万元损失时,在座72岁的张大爷攥紧拳头:“这帮骗子的话术和我上周接的电话一模一样!”
“这些大学生讲得明白,生动又有趣!”“了解这些金融知识,不怕受骗上当了,心中更有底气了。”“学生们把课本知识转化成了老人能听懂的‘生活语言’,这种实践太有意义了。”社区居民和相关负责人也纷纷为此点赞。
“‘金融+社工’的创新实践,为社区居民系紧了财产安全的第一道保险绳。我们将把社区变成移动课堂,让金融防护能力在基层土壤中持续释放生命力。”带队老师史旦雯说。
据介绍,金融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实践领域,旨在通过扩展个体和家庭接受普惠金融的机会,完善和提升大众的金融知识和技能,并最终提高个体和家庭的生活质量,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