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程行李箱 装不下的爱与牵挂
![]() |
■许雅晶
烟火已散,年味渐远,热闹的春节假期结束,又到了“充电器一拔,就是一年”的分别时刻。
从后备厢到行李箱,一年一度的“还能再装点”和“我那儿什么都有”的极限拉扯也随之拉开序幕,父母总能奇迹般地腾出更多空间,让你“满载而归”。
100多斤腊肉用车拉
春节过后,在铁路温州南站出站口,到站的人群熙熙攘攘。来自湖南的小刘左手提着红色大帆布包,右手拉着车拖着纸箱子,旁边是他的妻子,双手同样提满了各式各样的袋子。由于两人都腾不出手,4岁的女儿只能紧紧牵着母亲的衣角,小心翼翼地跟随着。
刚走出闸机通道,小刘似是坚持不住了,拉着推车靠边停了下来。“东西太多了,不太好拿。”小刘不好意思地说,他在温州打工已经5个年头了,每次回来都是大包小包,今年更是连推车都用上了。
推车上装的,是来自家乡的100多斤腊肉、熏鸡,用刘先生的话说,够吃上大半年的了。“在外打拼,就念着这一口,腊肉咸咸香香,女儿配白米饭能吃一碗,这种味道,在外面是找不到的。”小刘说。
为了这口“家的味道”,老母亲年前就开始准备了,买肉杀鸡,当天早上还赶到菜场买了好几袋熏鸡,箱子塞了又塞。担心半路上“爆仓”,用胶带里三层外三层封好,还用红色麻绳捆了又捆,这才算完。
比起从千里之外的湖南把箱子带回温州,小刘更发愁的是,到站后如何将100多斤腊肉搬进位于4楼的出租屋。他算了算,起码要上下跑两趟,先把其他行李搬上楼,安顿好女儿后,再和妻子一起把腊肉“扛”上去。
200多个土鸡蛋一路“护送”
相比结实的腊肉,赵先生的鸡蛋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他把200多个鸡蛋装在纸壳里,七八层摞好,放在行李箱上,从安徽到温州,六七个小时的车程,一路小心翼翼地守护:不敢将鸡蛋箱放在脚边,生怕不经意地碰撞;也不敢置于高处行李架,担心刹车时鸡蛋会因惯性“翻滚”而下;更不敢靠近过道摆放,以免被过往乘客不慎触碰。最后,他选择将鸡蛋放在座椅架上,手半拎着袋子,一路护送过来。
这份小心翼翼的背后,是赵先生对妻子的爱。他告诉笔者,妻子身体不好,饮食要格外小心,担心市场上的鸡蛋含有激素,不利于健康,所以他从老家特意带回了农村的土鸡蛋,营养价值高,吃着也放心。
跟在赵先生身后的妻子拖着半人高的蛇皮袋,里面装的是老家的红薯粉,也是他们当天的晚饭。“待会到家,我下厨给他做碗面,好好犒劳他。”
后备厢塞了30多斤红薯
除了鼓鼓囊囊的行李箱,自驾返程的游子后备厢也塞满了故乡的年味和亲人的牵挂。
重达30多斤的红薯、成袋的新鲜青菜、堆积如山的萝卜……李女士的后备厢仿佛化身成了一个小型的“移动菜市场”。这位来自福建的女士,早上9点便踏上了归途,直至下午4点才缓缓驶入温州服务区稍作休整。她的后备厢里,每一个角落都被塞得严严实实,其中几个蛇皮袋内更是装着早上刚从地里拔出来的红薯。
“这些菜都是公公种的,没有喷农药,吃起来香香脆脆的。”李女士说,70多岁的公公身体硬朗,平时在家务农,家里的菜都是自家种的,婆婆身体也很健康,这次跟着他们一起回去带娃。
陈先生的后备厢也被“家的味道”塞满,放在最上面的,是被临时“征用”的12岁孩子书包,里面除了书本,还装满了酥肉、零食。下面压着的蛇皮袋是几十斤的腊肉、土鸡,另一边还有家榨的土菜籽油、大米……
“你就是开个集装箱回去,也会被塞满!”对于父母这种表达爱的方式,陈先生已经从抗拒到欣然接受了。
鸡鸭“挂”在后备厢外
后备厢放不下,有人干脆开启了“外挂”,高速路上,一些鸡鸭等活禽被麻袋套住,挂在后备厢、保险杠上,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网友调侃这是“发动鸡”“双涡轮增鸭”,令人啼笑皆非。
对此,交警部门提醒,将活鸡活鸭等挂在尾厢和保险杠上属于交通违法行为。行驶中车辆颠簸震动,或者鸡鸭挣扎,容易途中掉落,严重危害交通安全,影响交通秩序。
更理智的爸妈选择给子女准备好“预制菜”,活禽做成卤味更方便存放和携带。鸡爪、鹅掌、鸭掌也可以来上一份,堵车时整一点,嘴巴也没那么无聊了。
至于猪牛羊肉,处理方法就更多了。宰杀好的羊排必须得整上一扇,再来条羊腿,无论是提前烤好还是等出去了再制作,滋味都足以让人怀念家乡;还有制作好的风干牛肉,低脂高蛋白还有嚼劲,堪称追剧搭子。
合不上的行李箱,爆满的后备厢,装不下的都是爱与牵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