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一水 书写劳动之美
![]() |
图为坐落在北山森林公园山顶的望绿亭。记者邹伟锋 摄 |
■记者邹伟锋
前不久,中央驻疆媒体及各省市区工会(融)媒体“携手同行·共建美好新疆”主题宣传采访活动走进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和静县?,本报记者获悉了一个关于“山”和一个关于“水”的故事。
荒山变公园
故事还得从十多年前说起,位于和静县城以北六公里处的北山,曾经集聚了十余家砂石料厂,由于长期的乱采滥挖,北山变成了一座寸草不生的戈壁荒山。“那时的和静,在大风天气时,沙尘漫天,居民苦不堪言。”和静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张彦明回忆说,在他的记忆中,每年春天和秋天,和静经常饱受着风沙天气的侵袭。
这一切在2013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和静县委、县人民政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关停了北山所有砂石料厂,启动了北山绿化工程。
声势浩大的万人植树场景至今让张彦明记忆犹新。在这场生态保卫战中,和静县人民展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奉献精神,先后有19.3万人次参加植树造林,在北山种下胡杨、沙枣、杨柳、沙棘、枸杞、核桃、山楂等30余种、520余万株树木。这些树木不仅形成了一道绿色屏障,抵御着风沙对和静县城的侵袭,还为当地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当地人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生态观光园、动物园、国防教育基地……如今,北山已经不再是那个荒芜的戈壁了,它变成了一片绿意盎然的绿洲——北山森林公园。2019年该公园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20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研学游基地、自治区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一年接待游客量达50万人次,成为备受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的休闲旅游目的地,更是成为了和静县的一张亮丽名片。
臭水沟变清水渠
另一个关于“水”的故事,即是在和静县城东的一条吉祥河。
“吉祥河是老和静人常说的沙渠,由北向南贯穿县城,有泄洪和灌溉功能,是一条泄洪渠。之前因缺乏有效治理,河两岸杂草丛生,到处是垃圾,慢慢变成了一条臭水沟,让周边市民痛苦不堪。”和静县总工会工作人员段书强说,特别是夏季,经常引发水患,沙渠成了困扰他们的“心塞渠”。
2016年,和静县投资1亿多元专项资金,启动沙渠治理。2017年10月完工投入使用,项目全长5公里,集防洪与景观为一体。新修建的夏孜尕提水库通过拦蓄洪水,从根本上解决流域的洪水灾害问题;河道两边的杂草、垃圾被彻底清理,河道被拓宽并做了防渗处理,河道两岸种植植被,增绿补绿……
如今,臭水沟变成了清水渠。当地人给治理后的沙渠取了一个蕴含着美好寓意的名字——“吉祥河”。傍晚,从上空俯瞰吉祥河,河水缓缓向南流去,夕阳余晖下犹如一条飘逸的哈达穿城而过。
“从荒山变公园,从臭水沟变清水渠,和静县一山一水的沧桑巨变,为和静人民的子孙后代留下了一片碧水蓝天,更诠释了和静人民的劳动智慧和汗水,让和静各族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张彦明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