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民困 暖民心
湖州工会 “三访日”机制开辟权益保障新路径
本报讯 记者寿慧桢报道 “很感谢‘娘家人’的帮助,让我对生活、工作重拾希望。”近日,身患残疾的职工黄师傅收到3万元救助金。这一暖心画面的背后是湖州市总工会“三访日”工作机制起的作用,该机制开辟了职工权益保障新路径。
2024年,黄师傅在劳务纠纷案中胜诉却遭遇执行难,生活陷入困境。今年1月,工会干部与驻点律师在吴兴区新享驿站接访时发现其特殊情况,立刻启动“绿色通道”办理司法救助,更联动市县两级法院建立执行跟踪机制。“原本以为要跑断腿的事,没想到工会这么快给出解决途径。”黄师傅的感谢道出了受助职工们的心声。
以每半月一次的“三访日”为支点,湖州市总工会构建起“定点接访+流动下访+专项走访”三维服务体系,将服务阵地前移至产业园区、重点工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驿站等百余个工会基层服务点。在吴兴区税务局织里税务分局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工会干部发现高温津贴发放不规范问题后,立即启动“三色预警”机制,推动三家企业完成整改;在南浔电梯产业园区,针对技术工人提出的职称评定难题,工会协调当地人社部门开设“直通车”服务……
制度创新带来服务质效的蝶变。湖州市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三访日”通过建立“即时响应、分级处置、全程跟踪”工作机制,诉求办理实现精准分流:即诉即办事项24小时办结,一般事项5个工作日反馈,重大事项7个工作日内形成解决方案。数据显示,全市已累计受理诉求113件,其中90%在基层工会阵地即时化解,信访总数同比下降20%,其中群体性信访事件相比同期下降80%,职工满意度达99%。值得一提的是,“三访日”收集的53条建议已转化为“技能提升津贴”“错时体检”等12项普惠政策,实现从个案解决到制度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湖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杨咏华表示,接下来工会将继续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事前预防、事中调解、事后跟踪”的全周期维权体系,让维权服务有速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