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劳动者

车间爵士“舞王”张羽:

好的技工和舞者都是空间的诗人

张羽(中)参加人本集团有限公司2025年全球新年文艺晚会。
扫码观看张羽精彩视频

  记者寿慧桢报道 在浙江固耐橡塑科技有限公司数控车间的嗡鸣声中,身着蓝色工装的张羽俯身小心翼翼地校准着模具间隙,直至千分尺上的红色指针稳稳停在0.01mm刻度线。谁能想到,这位素日与机床打交道的车间技术骨干,下班后会成为聚光灯下衣着亮丽的爵士舞者。

  自我重塑

  2016年,机械自动化本科毕业的张羽从黑龙江来到湖州,开始了他的职业生涯。初入职场的他,体重一度飙升至150斤,身材走样、身体素质变差一度成为他的烦恼。然而,2018年盛夏的一个偶然机会,改变了他的生活轨迹。下班途中,张羽被商场外的一场爵士舞快闪表演深深吸引。舞者腾挪时的肌肉震颤,竟与数控刀尖切削金属零部件的震动频率奇妙相似,这让他惊叹机械与艺术之间的相通之处。

  第二天,张羽穿着工装裤走进了舞蹈教室,成为了一名“特殊学员”。起初,他僵硬的动作显得有些滑稽,但车间里磨炼出的韧性和对艺术的热爱逐渐显现。他会把一支舞蹈分解成127个动作节点,在课后对照老师的教学视频逐帧校正。毫不夸张地说,连手指末梢的弧度他都会反复调整。

  随着舞技的精进,张羽的体重也从150斤稳步降至120斤,工装裤的腰围收紧了三个扣眼。更深刻的变化发生在肌肉记忆里,舞蹈要求的核心力量让他在搬运模具时更加轻盈,对节奏的把控转化为设备调试时对加工工序的精准控制。2019年,当他在公司年会上以一段《大艺术家》爵士舞压轴登场时,工友们惊讶地发现,那个整天埋头机床的“张师傅”,竟有了流水线般利落的棱角。

  一毫米的执着

  尽管张羽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符,但初入车间时,面对数十台数控机床密密麻麻的编程代码,他也曾手足无措。“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到极致。”张羽笑称自己不管是跳舞还是工作都有“强迫症”,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他把车间师傅给他的操作手册翻到卷边,并用多色记号笔标注每个参数的意义,笔记本上记录着刀具角度与切削速度的对应关系。

  这份执着让张羽在职场中崭露头角。2023年初,公司接到一笔海外订单,张羽主动揽下任务,连续数日通宵达旦,最终敲出完美的产品代码,生产出了客户满意的模具。“模具维修就像医生做手术,差一丝都可能让整个模具报废。”张羽说。

  2023年底,晋升为制造团队长的张羽带领团队优化设备代码编程,直接让生产线效率提升30%。每一款设计完成的模具,张羽都习惯性地将它们按尺寸梯度排列,如同钢琴琴键般整齐陈列在车间西侧,就连沾上油污的模具表面都被擦拭得锃亮。“以前找个零件要翻半小时,现在闭着眼都能摸到。”工友顾师傅指着墙上的定位图感慨。这份对细节的执着,让张羽先后斩获公司“改进改善突破奖”和“优秀职工”称号,他主导的模具定位系统使车间效率提升20%。

  双面人生

  如今,张羽的生活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中切换。白天,他戴着护目镜调试新引进的928数控机床,将改进后的加工程序导入系统;夜晚则化身湖州市总工会“达人联盟”的台柱子,在慰问演出的舞台上用身体讲述《I'm the best》的热烈。车间储物柜里并排挂着沾满机油的劳保手套和缀满亮片的舞鞋,仿佛隐喻着张羽人生的AB面。

  这种跨界融合在他身上不断催生出意想不到的创造力。他把舞蹈编排的空间思维应用于模具仓储优化,借鉴爵士乐即兴演奏的灵感改良设备参数调试流程。最近正在设计的自动送料系统,其流畅的机械臂运动轨迹和爵士舞的步法很相似。“好的技工和舞者都是空间的诗人。”说这话时,他正用粗糙的手指在数控面板上输入代码,显示屏的蓝光映照出了张羽脸上自信的光芒。

  当被问及自信的秘诀,他指着工位上自己设计的座右铭微笑:“允许误差0.01mm,但梦想必须绝对精准。”


浙江工人日报 劳动者 00002 好的技工和舞者都是空间的诗人 2025-02-25 2 2025年02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