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就诊量激增30%!
乳腺科医师解码春季乳房养护的“黄金法则”
记者沈佳慧报道 春意渐浓,万物萌新。在这生机勃发的季节里,女性的乳腺健康却悄然面临多重挑战。浙江省人民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医师袁宏钧的诊室数据显示,现在一天的就诊量较平日增长30%,其中既有季节性高发疾病,也有因养护不当引发的健康危机。为此,记者专访袁宏钧医生,解码春季乳房养护的“黄金法则”。
春季是乳房养护“黄金期”
在袁宏钧的诊室里,近期因过度焦虑加剧激素紊乱引起乳房不适的患者不在少数。
那么,春天为何是养护乳腺的“黄金期”?袁宏钧解释,第一个因素是激素波动。“遇春更敏感”,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雌激素分泌活跃,因此乳腺组织对激素变化更敏感。第二个因素是春季是情绪的“易燃期”。按照中医理论,春季肝气容易郁结,而焦虑、压力大可能加重乳腺不适。第三个因素是春季穿衣变化的影响。春天天气变暖,很多女性朋友就会脱去厚重的冬衣,穿上紧身春装,可能会压迫乳房,影响血液循环。
“近期门诊遇到最多的是乳腺增生性疾病,包括乳房胀痛,乳腺囊肿(触感如含水气球)。这是由于春季人体雌激素水平较冬季升高约15%~20%,乳腺组织如同进入‘敏感模式’。”袁宏钧指出,激素波动易引发乳腺增生加重,患者常出现双侧乳房胀痛、结节增多,触诊时有“沙粒感”。他特别提醒:“若胀痛持续至月经后2周仍未缓解,需警惕病理性改变。”
春季养护“吃对”很关键
在春季乳腺健康养护中,袁宏钧建议遵循饮食“三多三少”原则,通过合理膳食调节激素平衡、减轻乳房胀痛并降低乳腺疾病风险。
“三多”原则是多摄入有益乳腺健康的食物。袁宏钧告诉记者,第一个“多”是多吃十字花科蔬菜,推荐食物有西蓝花、卷心菜、羽衣甘蓝、白萝卜等,这些十字花科蔬菜富含吲哚类物质,可帮助代谢多余雌激素,抑制乳腺细胞异常增生;第二个“多”是多补充抗氧化食物,推荐食物有蓝莓、紫甘蓝、番茄(富含番茄红素)、坚果(富含维生素E),这些食物含有抗氧化成分,能减少自由基对乳腺细胞的损伤,降低炎症反应;第三个“多”是多喝疏肝理气茶饮,推荐搭配:玫瑰花3朵+陈皮1片+枸杞10粒。玫瑰花活血散瘀,陈皮理气化痰,枸杞滋阴,三者搭配可缓解春季肝气郁结导致的乳房胀痛。
三“少”原则是减少加重乳腺负担的饮食。袁宏钧表示,第一是“少”吃动物性雌激素补品,慎用蜂王浆、雪蛤、胎盘制品等部分保健品,这些食品外源性雌激素可能刺激乳腺增生,尤其乳腺癌高危人群需严格避免。第二是“少”摄入高脂肪、高糖食物。比如油炸食品、奶油蛋糕、肥肉、含糖饮料等,高脂饮食会促进雌激素合成,肥胖则是乳腺癌的明确风险因素。第三是“少”喝刺激性饮品,比如咖啡、浓茶、酒精。因为咖啡因和酒精可能加重乳腺组织水肿,导致胀痛感加剧。
“乳腺健康与整体内分泌平衡密切相关,饮食调理需长期坚持。若胀痛持续或伴有硬块、溢液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结合B超、钼靶等检查明确病因。科学饮食加定期筛查,才是守护乳腺健康的最佳组合!”袁宏钧说。
三步教你轻松学会乳腺自查
对于女性来说,春季在家中可以进行哪些简单的乳房自我检查?袁宏钧给出了“三步秘诀”:一看(轮廓)二摸(肿块)三挤压(溢液)。一看:看乳房表面是否有隆起,乳头是否出现凹陷或者位置改变,乳房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或橘皮样改变。二摸:左手上举,以乳头为中心,手指并拢,手法上需注意用指腹摸(切忌用手抓),从乳房的左外侧上方开始,指腹略施压力顺时针或逆时针逐渐移动,按压乳房各个位置及乳头乳晕,有规律地摸查整个乳房。三挤:最后一步是挤压乳头,观察是否有溢液,乳头溢液可能与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癌侵犯至导管有关。
“一般成年女性建议每年1~2次的乳房检查。”袁宏钧表示,20~30岁女性月经干净后3~5天做乳腺B超,35岁以上女性可做“B超+钼靶黄金组合”检查,高风险人群建议增加乳腺MRI(月经初潮过早或绝经过迟,有乳腺癌家族史,有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
最后,袁宏钧建议广大女性春季养护记住“三个3”,即每天3分钟自检,每周3次健胸操,每年3月做筛查。抓住春天,给乳腺来场“专属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