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是个“睡渣”?当心睡眠问题影响身高
■梅书华
在医院,儿科医生经常会接诊因夜间啼哭来就诊的患儿,这类患儿经检查大多为夜啼,属于睡眠障碍。据不完全统计,高达40%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某种形式的睡眠障碍。翻来覆去睡不着、有点声音就容易醒、夜间不知为啥大哭不止、磨牙磨得爸妈心碎……其实这些都属于睡眠障碍。
简单地说,儿童睡眠障碍就是孩子在睡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比如入睡困难,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进入睡眠状态;睡眠不安,睡眠过程中翻身频繁、磨牙、说梦话;夜惊,睡眠中突然惊醒,伴随着尖叫、哭闹,有惊恐的感觉;梦游,在睡眠中突然起床行走或做一些日常动作,结束后再次回到床上入睡,第二天对所发生的事毫无记忆;白天嗜睡,部分失眠的孩子,白天感觉到疲倦,甚至在课堂上打瞌睡;情绪行为变化: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甚至部分孩子出现抽动症的一些表现。
睡眠障碍会对孩子造成多种影响,比如免疫力下降、增加肥胖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而且身高增长也会受限,导致骨骼肌肉发育不良,影响白天的生活和学习状态,还会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影响社会交往能力,引起家庭矛盾。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睡不好?专家介绍,一方面是身体状态不好,比如感冒、鼻炎、哮喘等身体不适会影响睡眠,也可能是情绪状态问题,学习压力、家庭矛盾、焦虑等导致入睡困难。家长也要注意是不是噪音、光线、温度等周围环境影响,或者睡前饮食、依赖哄睡、运动不足等。
为孩子营造一个合适的睡眠环境很重要。专家建议,为孩子提供一个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的睡眠环境,固定孩子入睡、起床时间,睡前避免剧烈活动和大量进食,播放轻柔音乐或阅读睡前温馨小故事,在学习生活上减轻孩子的压力。
一般的睡眠障碍,通过生活方式的调节可以逐渐改善,而更多时候,睡眠障碍常常是某些疾病的信号,需要配合医生分析孩子出现问题的原因,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及行为疗法治疗原发疾病,改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