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玩水
谨防感染血吸虫病
■严敏
最近气温回升,你是不是已经按捺不住想到户外游泳、戏水?别急,这两天,杭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发出提醒,外出玩水谨防感染血吸虫病。
4月7日至13日是我国第二个血吸虫病防治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消除血吸虫病危害,守护人民健康”。杭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专家科普,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体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是全球重点防治的热带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
“在玩水游泳、抢种抢收、抗洪救灾时,如果直接接触含有血吸虫尾蚴的疫水,水中尾蚴通过皮肤钻入人体内就可能导致发病。”得了血吸虫病,患者会出现发热、腹泻、尿频、尿急及无痛性终末血尿等症状。血常规检查则会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尿常规检查会出现尿隐血阳性等。怀疑自己得了血吸虫病怎么办?“出现血吸虫病相关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科门诊就诊,就诊时主动向医生告知本人的旅居史及是否来自或到过非洲等血吸虫病疫区。如果患者血吸虫血清学检测结果为阳性,需要进一步采集粪便进行血吸虫病原学检测,病原学阳性方能确诊。”
杭州市疾控中心(市卫生监督所)专家提醒广大市民,每年5~10月血吸虫病流行季节前往血吸虫病疫区,不能在有可疑螺类分布的湖水、河塘、水渠里游泳、戏水,避免接触疫水。如果必须要到有螺的环境生产劳动,应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如穿上防护靴、戴好防护手套或者涂抹防护油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