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悄地
春天来了
■潘玉毅
有人说,春到人间,先到草木枝头,然后才到人的眼前。而我却以为,它最先抵达的是人的心头,而后才到达花草树木间。因为在它到来之前,在冬天的冰雪还未消融之时,在寒风瑟瑟如被冰冻之时,人们早已念之盼之,望眼欲穿。春天什么时候到来?天气什么时候变暖?花儿什么时候开放?这无尽的问题萦绕于无数人的脑海,等待着有人给他们一个答案。
耳边有千呼万唤,但春天不着急亮相。它先化作一缕东风,攀上梅树枝头,冲着躲在瘦影里的点点暗红打了一声招呼,随后又俯下身去,去拥抱地面的花草。山谷里、办公室里的幽兰仿佛感知到了什么,不约而同地张开了双臂,暗香袭来。
风没有就此止步,而是如一个信使,越过山峰,越过层峦,越过溪涧,越过村庄,越过袅袅炊烟,越过鼎沸人声,把好消息报与沿途的生灵。对于季节的移换,草木是最敏锐的,昂着脖子,拼命地向上生长。在树冠里筑巢栖息与跳到枝头扬翚振彩的鸟儿似乎察觉了什么,扯开嗓子叽叽喳喳地广而告之。紧跟着,地里的虫儿也跟着苏醒过来,或匍匐前行,或钻出地面,热情地拥抱着人间的美好。
春忽地又化作雨,时而站到树梢头吹口哨,这口哨仿佛是一种集结号,柳叶儿闻声开始发芽,桃花、梨花、李花、杏花则纷纷穿上最好看的衣裳争相扑入赏花人的眼帘;时而又跑到地里边,菜畦里的塌苦菜已不多见,韭菜倒是一茬接一茬,怎么割也割不完,草籽亦从餐盘之间被撤下,成为了田野上的一道靓丽风景,吸引着大人、小孩来此放风筝,待到人迹渐稀它又摇身一变成了壅田的肥料;时而又到小河边,游到河中央,与河里的鱼儿说“好久不见”,亲切的问候让鱼儿心里一暖,与此同时,水的温度似乎升了几度。春江水暖鸭先知,小鸭子又把这消息告诉给其他小动物。于是,田舍间,鸡犬之声相闻;河沟处,密密麻麻的小蝌蚪奏响了蛙声十里的前奏。
初春的暖不同于夏日的热,温度并不稳定。倒春寒像是有意捉弄人一般,时不时地来上一阵,乍暖还寒,迫使人们将身上的厚衣服脱了又穿,穿了又脱。独有爱美的姑娘,始终是一副青春靓丽的装扮,精心梳洗的妆容为这个季节写下生动的注脚。春寒料峭,拂面而至,像我家乡上林湖出产的秘色瓷,似冰似玉,像我家几个月大的女儿的肌肤,细腻光滑。
当此时节,朗朗的读书声里藏着少年人的意气风发,以及对知识的无限渴望,间或,也有“春天不是读书天”的小小抗议。勤劳的农人走上田间地头,为新一年的收成忙碌着:育秧、锄地、耕田、播种……相较于几十年前,如今农业的机械化程度已经越来越高,但田埂边还是有一些边边角角离不得人工。
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老掉牙的俗语,却形象地诠释了这个季节的特性。城市与乡村,大街与小巷,到处都是忙忙碌碌的身影,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风景。不需言语,瞧见他们,你便知道春天已然来临。
(作者单位:国网慈溪市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