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市开展渔具行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
明确工资涨幅
本报讯 记者羊荣江 通讯员杜娅玲报道 近日,在民营经济活跃的东阳,一场关乎产业工人切身利益的薪酬改革正在渔具行业稳步推进。该市通过行业性能级工资集体协商机制,在劳动报酬、职业发展等关键领域实现突破,激励产业工人“凭本事吃饭”。
作为全国渔具产业重要集散地,东阳渔具行业历经40年发展,已形成200余家东阳市渔具产业协会会员企业、年产值超20亿元的产业集群。但随着产业规模扩大,传统计件工资制度暴露出的同工不同酬、技术价值体现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
新成立的东阳市渔具行业工会联合会以“协商共治”破题。协商过程中,职工方协商代表充分表达了提高工资待遇对于稳定职工队伍、吸引外来人才、促进企业发展的积极意义。企业方协商代表也开诚布公地请职工方协商代表理解渔具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利润逐年下降的现实情况。最终,职工方与企业方围绕5个方面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一是提高行业最低工资标准,明确行业各个岗位最低工资较当地政府2024年公布的最低工资标准基础上增加300元;二是确定职工的工资增长幅度,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前提下为职工提供2%—5%的工资增长幅度;三是制定渔线行业各工种工价表;四是制定渔线行业绕线工计件工价表;五是确定各企业薪资发放日统一为每月25日前。
渔具产业是东阳的特色产业、富民产业。此次开展渔具行业能级工资集体协商,增加了职工工资收入,增强了职工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同时也增强了工会组织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促进了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和企业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