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融”泗海情暖人心
■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工会
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工会切实发挥基层工会“离职工最近”“联系职工最直接”“服务职工最具体”的职能作用,搭建职工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响应职工多样化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从制度体系、支撑体系、服务体系三个维度出发,依托“知心小包姐”娘家人工作室,构建职工心能量凝聚机制,形成“三包三融”运作模式,实现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提质扩面。
走近背景墙
在推动公司战略落地、能耗双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动力与压力共生,需要凝聚起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但是,随之而来的新任务新要求,使工作和生活压力剧增,不少职工在职业发展、家庭关系、婚恋情感方面,越来越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慌、自闭等心理问题。
分享智慧果
包制度落实到位,守正创新融于实。立足海岛供电工作实际情况,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知心小包姐”娘家人工作室建立了具有海岛电力特色的“1+2+N”职工心理EAP服务机制。依托一个“心灵驿站”,把握特定群体、特定岗位两个维度推进精准服务,即锁定女职工、青年职工、竞赛比武人员等特定群体,推出心理EAP服务卡,畅通阳光心理热线,锁定离岛坚守一线、服务客户一线、亚运保电等特定岗位,开设心理培训专项疏导。实施“N”种服务模式,开展一对一心理健康测评、团队心理沙盘课、心理辅导进班组等多种类型心理健康活动,引入“幸福心理学”“情绪脑波灯”“正念普拉提”等心理疗愈前沿科技,为职工提供实实在在的心理EAP服务。
包队伍建设到位,内外兼修融于常。精心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心理EAP服务骨干队伍,内外兼修、常态运作,肩负起在职工群体中提升管理能效、降低管理负压的责任,履行好安全生产“稳定器”的职责。对内,瞄准“四心四善”,培养两支队伍。以有爱心、有耐心、责任心、同理心,善于观察、善于倾听、善于询问、善于疏导为培养目标,完善“知心小包姐”心理志愿服务队伍选培方案,积极吸纳新鲜血液,吸引更多职工主动拥抱EAP,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风气。启动内部心理委员队伍培养项目,壮大内部心理服务团队,目前已开展线上线下复训5次,50余名心理委员顺利结业,全面提升队伍心理咨询技能水平。对外,聚焦“共联共建”,加强专业支撑。与中盟心理机构讲师、浙江海洋大学积极心理学教授等多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签订合作计划,联动兄弟单位,共享知名讲师,拓宽心理机构合作路径,强化专业心理服务支撑体系。
包服务精准到位,软硬兼施融于心。强化“硬件”支撑,以实用为首要原则,以温暖为原始基调,设计功能合理、体验丰富的服务阵地,配备音乐沙发、心理沙盘、“包包小树洞”等设施,增强沉浸式体验,打造精品空间。依托心理健康监测系统,建立“一人一卡”心理档案,新建职工心理档案41份。着力“软件”建设,不断优化心理体检、心理培训、心理科普等服务内容。开展线上心理体检,收集职工心检报告600余份。举办“PCA幸福体验营”“女工心理健康读书分享会”“护航亚运 用‘心’赋能”心理疗愈沙龙等心理健康相关活动8次,覆盖职工770余人次,推送20条心理健康系列推文,为广大职工充好“满格电”。
晒晒成绩单
国网嵊泗县供电公司“知心小包姐”娘家人工作室聚焦职工“心能量”提升目标,持续丰富职工的情绪资源,提供情绪价值,助力工作提质增效。
响应“快”,职工思想排摸更及时。“1+2+N”职工心理EAP服务机制精准定位到具体职工,从“关注”开始,记录其思想状态、预防措施和分析结论,提高职工思想画像的精度,防患于未然。此项机制多次在第一时间发现援疆援藏、亚运保电、竞赛比武等特殊人群思想苗头,并及时做好“心理消缺”。
服务“优”,职工情绪疏导更精准。各类精品心理EAP服务及时解决职工职业迷茫、家庭困惑等各类问题,增强职工心理保健意识。“阳光心理热线”加强情绪疏导,帮助解决职工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包包小树洞”处理职工“心事难题”25条,让职工有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保障“实”,职工心理管理更到位。通过打造“知心小包姐”服务阵地,策划精品服务项目,形成品牌效应,让关心关爱成为一种常态,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