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一起学

一场期末考,三重“育人盲盒”

看教师封毅如何以考试致敬“糖丸精神”

最后交卷的几位同学,与封毅(左一)一起留影纪念。

  见习记者贾馨然报道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教师封毅在国家一流课程《大数据与知识工程》的期末考试中,设计了“三重育人糖丸”,以特别的方式致敬“糖丸爷爷”顾方舟诞辰99周年。

  作为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浙江省“我最喜爱的高校思政课老师”,封毅6年来持续践行“考场育人”,用初听意外、细思“正当其时”的育人主题,给学生带来难忘的考试体验。

  本次考试在两个考场同时进行。开考前,封毅拿出一卷纸筒,在黑板的考试座位图旁展开并贴上。那是一幅特别的人物海报,上面清晰地写着:“2025年6月16日,不只是考试日,还是人民科学家、糖丸爷爷顾方舟诞辰99周年。”

  这一设计其实是封毅与学生共建的“365天育人日历”的延伸。基于大数据等相关课程,他们从海量历史事件和时事中挖掘出每一天最值得纪念的育人事件,把历史与现实化为大思政课、大美育课。

  此次“365天育人日历”海报意外现身考场,让不少同学会心一笑,甚至自发鼓掌。正如封毅所说:“从小到大,同学们经历了无数期末考,有没有一场考试,特别不一样?我就是想用考试系列的育人日历,告诉大家,每一天都值得纪念,每一天都不能辜负。”

  糖丸疫苗进试题:在知识考核中传递精神力量

  等到试卷下发,同学们惊讶地发现,卷面上的试题,竟与黑板上的海报遥相呼应。原来,综合题的第一道题,就是关于糖丸疫苗的数据分析题。

  题干里,不仅有顾方舟院士的线稿头像,还提到了他的感人事迹:他不仅以身试药,还让自己未满周岁的儿子,作为疫苗的首个儿童试验者。

  信息2301班的施俞良同学感慨道:“我只知道自己是糖丸的受益者,却不清楚糖丸爷爷为此付出了多少。看了试题里的事迹,再看看黑板上、试卷上的糖丸爷爷头像,心里特别感动。”

  封毅在这一题上的设计,远不止于此。试题具体考核的数据分析内容,正是在分析糖丸相比当时液体疫苗的优点:不需低温存储、服用便捷、口感好。“我想让同学们通过试题的解答,进一步明白,糖丸疫苗为何能护佑几代中国人。”封毅解释道。

  为国为民写担当:集体创作诠释责任与使命

  开考半小时后,封毅开启了第三波育人行动。他邀请同学们在交卷时,用便利贴写下“为国为民”四个字,并贴在黑板上,最终让全班的“为国为民”拼成“担当”两个大字。

  这一创意得来不易。封毅策划了好几个方案,直到考试前一日最终确定。此前,他实践过“集体手写式”的考场育人形式。2024年1月期末考,恰逢文天祥就义纪念日,他让交卷的同学在黑板上用粉笔手写“谁无死”或“照汗青”,最终形成了一面无声的宣言墙。

  这次,为了实现更好的呈现效果,封毅决定用便利贴实现“集体手写”的2.0版。然而,测量黑板后,发现普通便利贴太大。于是,他跑了多家超市和文具店,只为寻找更小的便利贴。他还根据两个班的不同黑板尺寸,制作了相应的粘贴引导图,忙到凌晨2点才完成。

  考场中,随着同学们陆续交卷,黑板上“为国为民”的字样逐渐铺展,“担当”的大轮廓也慢慢成形。顾方舟“一生一事、为国为民”的精神,儿时融在了糖丸里,如今,融在了笔尖,融入了心底。

  数创2301班,最后交卷的是班长高晨曦。巧的是,留给她的,正是“当”字的上方一竖,全班的最后一笔。“我握笔的时候特别郑重,想着要写好这‘为国为民’的收尾,也写完我们全班共同的担当。”高晨曦说,“一横一竖皆是脊梁,生在新时代的青年,就该把这样的担当扛在肩上。”

  从育人海报进考场,到糖丸疫苗进试题,再到为国为民写担当,封毅的三重“育人盲盒”,让这场期末考试成为了难忘的考场故事。“能在顾方舟院士诞辰99周年的日子里,以这样的考场育人,致敬糖丸精神,感觉特别有意义,”封毅笑着说。


浙江工人日报 一起学 00003 一场期末考,三重“育人盲盒” 2025-07-03 浙江工人日报2025-07-030000300021 2 2025年07月0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