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保育员叶彬:
我在杭州动物园养大象
见习记者贾馨然报道 早上8点,叶彬已经站在了杭州动物园内,准备上工。他是大象长颈鹿馆的保育员,做这一行已经有10年了。
穿好工作服,叶彬从矮小的侧门进入象房,一股混杂着草料与粪便味道的“暖风”率先迎接他。“其实冬天的象房味道是最大的,因为夜晚需要保温,通风很少,不过我们已经习惯了。”踏进象房,叶彬就开始忙碌起来,先是观察大象的整体状态和室内排便量,再把两个齐胸高的垃圾桶拖到大象的户外活动区。
户外区有供大象玩耍的下沉式水洼和沙地,这是它们平时最喜欢来的地方。“这些设计都是为了模拟大象的户外生存状态,也是为了满足它们的玩耍需求,专业一点我们叫‘丰容’。”叶彬一边介绍,一边提起铁锹演示起来。“别小看铲屎这件事,这里面也有门道。首先是这个铁锹和粪便都是比较重,需要你下力气。其次也要讲究技巧,这么一插、一压,找准角度,就能快速把粪便丢进垃圾桶。”据叶彬介绍,每天光是清扫出来的粪便就能装满两个大垃圾桶。
“另外,铲屎不是简单清扫就完事,还需要通过粪便来观察大象的健康情况,这也是保育员重要的工作之一。”叶彬麻利地用铁锹切开粪便,里面基本上是暗绿色的草料纤维,这就表明大象目前很健康。“我日常的工作就是铲屎、切饲料、检查大象的健康状况与精神状态”,叶彬很安静,但谈到他的工作,总是滔滔不绝。“你看,这只母象在和隔壁的小象‘贴贴’。它俩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很亲近。我觉得大象是自然界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它们很有灵性,有时候还会‘使坏’捉弄你。”朝夕相处中,动物就是叶彬最好的朋友。
平凡的工作也有闪光的瞬间。“在养大象之前,我是养小动物的,浣熊、小熊猫、细尾獴这些。最让我骄傲的是,我完成了一只蜜熊的人工饲幼。”说到此处,叶彬眼角带着温柔的笑意。“那只蜜熊妈妈母性不太好,弃崽了,所以在小蜜熊出生的第一天,我就是它的新‘妈妈’。”由于国内缺少蜜熊人工饲幼的经验,他和同事只能一起摸索喂奶量和喂奶比例,观察排便排尿情况,并做好保温。养一只幼崽就像养一个孩子,看着小蜜熊一天天长大,他的心中被成就感和充实感填满。“那是我一手养大的‘崽’,特别黏人,经常在我身上爬上爬下。”根据这次工作经历,叶彬成功发表了科研论文,填补了国内在蜜熊人工育幼方面的空白,这也坚定了他继续进行科研的决心。
“像我们年轻人,就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和年龄优势,让动物饲养更加科学化。”对于未来,叶彬也有自己的规划。“一方面要做好本职工作,养好动物;另一方面我想在科研方面取得更多突破,让动物们能在圈养环境中生活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