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人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创业潮

尖峰药业:

不拘一格“聚”创新人才

企业生产车间。

  通讯员陈月丹报道 从水泥行业起家,而后跨界进入医药领域,20余年来,浙江尖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尖峰药业有限公司已初步形成以抗感染用药、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用药和老年及婴幼儿用药为主,抗抑郁用药、眼科用药为辅的“4+2”新药研发布局。截至2024年底,尖峰药业及其子公司共拥有授权专利146项,其中发明专利93项,获评国家专利示范企业。正在研发中的3个国家级一类新药,1个入选国家科技部新药创制重大专项,2个列入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

  一家做水泥的老牌企业,如何在生物医药领域实现大步跨界赶超?尖峰的法宝是:不拘一格“聚”人才,用人才的创业激发产业创新活力。

  “金种子”和“好土地”

  自2024年以来,尖峰药业及其子公司有12个制剂品规取得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证书或通过一致性评价,3个原料药获批上市……这些研发成果将在今后为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

  吸引海外高端专业人才以项目技术入股,尖峰提供资金和平台,犹如“金种子”和“好土地”,双方各展所长,实现人才创业和企业创新的双赢。尖峰集团董事长蒋晓萌称之为:人才与资本的聚合。

  在该模式下,近年来尖峰先后与德国科研人员合作成立中德合资浙江尔婴药品有限公司,专业研发生产婴幼儿药品;与美国海归人才合作成立尖峰亦恩公司,进行高端创新药研发。

  此外,尖峰药业引进海归高端人才开展的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靶向治疗肿瘤一类新药JFAN-1001于2020年8月取得国内临床批件许可,并于2023年10月取得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许可。这是尖峰药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新药,也是近年来金华制药企业首个获准在美国开展临床多中心试验的创新药品种,目前正在开展国内Ⅱ期多中心临床试验。

  “你有金种子,我有好土地”的模式,让尖峰药业有了更多吸引高端智力的机会和能力。目前,尖峰药业已形成1个省级药物研究院、3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3个博士后专家工作站的“1+3+3”技术创新研发体系,与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广基、刘志红、陈芬儿,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健等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开展研发合作,为医药创新发展配备了强大智囊团。

  “梧桐树”和“金凤凰”

  尖峰药业首席科学家张强博士是尖峰药业第一次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也是金华市婺城区第一次由企业引进的国家级领军人才。栽下“梧桐树”,给高端人才充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舞台,让“金凤凰”们在金华安居乐业,是尖峰创新发展的另一个人才战略。

  张强博士在细胞培养、细胞转染、细胞增殖测定、药化药理学、蛋白结构模拟、构效关系(SAR)等方面有技术专长,并有超过10年的小分子抗肿瘤药物研发经历,在药物筛选和开发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加入尖峰药业后,他负责开展药物筛选平台建立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细胞检测、药化药理学研究等工作。他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抗抑郁国家一类中药新药的临床前研究,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

  目前,尖峰药业已直接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人,海归博士6人,培养博士后8人。公司科技人员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以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金华市拔尖人才、双龙计划人才等。据统计,尖峰药业1500余名员工中,中、高级医药专业技术人才占比达38%。

  2020年9月,由尖峰药业自己的人才团队组建的安徽尖峰北卡药业小分子靶向药物研究院挂牌。研究院以抗病毒药物、抗感染药物、抗肿瘤药物、新型抑酸药的开发、注册为基础,建设了研发、质量和中试平台,能满足克到百公斤级药物的研发与生产需求。尖峰集团副总经理、尖峰药业总经理黄金龙表示,有自己的人才团队就有药品研发的主动权,有掌控品质和自主造血的能力。


浙江工人日报 创业潮 00002 不拘一格“聚”创新人才 2025-04-03 浙江工人日报2025-04-030000200010 2 2025年04月03日 星期四